过去的事情不再想(释怀过去,走向新生)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一年一岁一朝夕,一来一去一人生。

朝夕一瞬间,逝去的终将无法挽回,花开花落,每一次离去都是人生路上难以割舍的感情。

1、告别过去,优雅面对

那些逝去的青春,终将一去不返。那些走散的故人,再无相见之日。

与其悲戚追忆,不如将那些美好的瞬间,动人的时刻,统统都藏进岁月的匣子里,偶尔翻出来看一看,提醒自己光阴易逝,要珍惜当下。

海子说:“我们最终都要远行,最终都要与稚嫩的自己告别。”告别是通向成长的苦行之路。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这是陆游和唐琬之间痛彻心扉的告别。

“我们最终都要远行,最终都要与稚嫩的自己告别“,告别过去、告别悲伤。

杨绛先生离开这个世界时说,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都不屑,我的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准备走了。

她的平静怡然,仿佛让我看到一个蹒跚的老者在对这个世界慢慢抬手,你们好好走人生,我好好看世界。

我们一路走来,告别了太多。小时候,告别父母,读寄宿学校;后来,告别家乡,走向远方;再后来,告别过去,奔赴未来。

我想,大概都是梦的缘故罢,一直在流离,一直在上下求索,向前,向前,再向前。

人生:释怀过去,走向新生

《了凡四训》里写道: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以后种种,譬如今日生。

大意说,以前的事,就像昨天一样全都已经过去了,以后的事,就当作从今天刚刚重新开始。

我们大概终其一生,都在学会和身边的一切做一场漫长的告别。

上学时说着永远不分开的兄弟姐妹,毕业后就各奔东西。

曾经在一起谈天说地的好友,也会在某一天突然就断了联系。

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人的朋友圈三天可见,有人的朋友圈成了一条横线。

人生就是在来来去去间,一路遇见,一路告别。

当有人突然从你的生命中消失,不用问为什么,只是他或她到了该走的时候了,你只需要接受就好,不论朋友,还是恋人。

所谓成熟,就是知道有些事情终究无能为力。

不断地经过,不断地遗忘,不断地新生,不断地消亡,在时光这个永恒飞逝的轨道上,所有的一切都是过眼云烟,所有的一切终将迎来告别,学会优雅地面对这一切,优雅地告别。

我们一步步走下去,踏踏实实的去走,永不抗拒生命给我们的重负,才是一个勇者。

人生:释怀过去,走向新生

2、放下过往,轻装向前

林清玄道:“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但至少还有一二成是如意的。

我们要过快乐的人生,就要常想那一二成的好事,这样就会感到庆幸,懂得珍惜。”

小沙弥去担水,回来的路上被蛇咬了。

回寺院处理好伤口之后,小沙弥找到一根长长的竹竿,准备去打蛇。慧清法师见状,过来询问。

慧清法师问道:“你的伤口还疼吗?”小沙弥说不疼了。 “既然不疼了,为什么还要去打蛇?” “因为我恨它!”

“它咬疼了你,你就恨它,那你踩疼了它,它也恨你,也该咬你。你们双方因恨结怨,可你是人,你该早些放下心头的仇恨。圣人不仅只是懂得化解自己的仇恨,更善于化解对头的仇恨。”

人生:释怀过去,走向新生

小沙弥怔住了,呆呆地望着慧清法师。 法师又说:“世人对待仇恨有三种做法——第一种是记仇,等于在心里搁了一块土坷垃,自己总是生活在恨意带来的痛苦中;第二种是尽快忘掉仇恨,还自己平和与快乐,等于把土坷垃弄碎,在上面种了花;第三种是主动与仇人和解,解开对方的心结,等于是把花朵赠给对方。

没有释怀不了的往事和旧人,只有不愿放下的过往和回忆,生命给予我们的,不是那些艰难,而是成长,是学会举重若轻,是将曾经无法释怀的那些过往,统统放下。

人生本无常,事事难判断。遇见了就好好珍惜,错过了就努力释怀,然后微笑着踏上人生的另一段旅程。

我们的生活就像个篓子一样,装的石头越多,越会觉得沉重。不要总是把过去的负担背在身上,要学会做减法,多去想想那些快乐的事情。

学会释重,放下过去,过去已经过去。挥一挥衣袖,轻装向前,你就会发现生活自然轻松了许多,也快乐许多。

人生:释怀过去,走向新生

3、敞开心扉,释怀一切

墙,推倒了就是大门;心,敞开了就是天地。

最好的生活是用心甘情愿的态度,过随遇而安的生活。

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扇门,只有打开这扇门,才能敞开心扉拥抱生活的喜乐。

请将命运握在自己的手中,不要认为一切都无法改变,相信自己是可以治愈自己的,勇敢一点,多去和我们所处的社会产生一些交集,多关心别人,帮助别人,多与他们交流学习。

当你真正对这个世界敞开心扉的时候,世界也一定会温暖地回抱你!

释怀过去的事,不再怀念;离开的人,不再纠缠;对做不到的,不再自责;得不到的,不再留恋。

释怀,不仅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他人尊重,更是对万事看透。

真实的人生,从来没有绝对的圆满。那些未能如约而至的美好,成了心中难以释怀的遗憾。

岁末,愿所有的遗憾,都能释怀。让往事清零,让未来可期,不为失败痛苦,不为失去纠结,不为平凡不甘。

往后的岁月,一如既往,向着心中的远方,默然前行。

原创文章,作者:静水流深,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igentan.com.cn/zhihuirensheng/139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