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一
李贺,晚唐诗人,字长吉,又因家乡在河南昌谷,又称李昌谷,因其诗风有秋坟鬼唱鲍家诗的风格,所以又送雅号“诗鬼”,与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佛王维并提的唐代著名诗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有一位天才的浪漫主义诗人。
李贺在世仅二十七年,七岁得名,十五岁已誉满京华,又加上李唐皇室宗亲王孙的身份,颇有抱负,然因有人嫉妒,借其父“晋肃”之“晋”字与“进士”之“进”同音而不得参加进士考试。李贺只得以门荫身份为从九品奉礼郎,后又辗转于幕府之中,沉沦下僚。时藩镇割据,时局动荡,又兼李贺身体病弱,返乡整理所存诗作后病逝。
二
李贺诗歌精于炼字,想象奇特,思路飘忽,又合情合理。这篇《李凭箜篌引》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唐代写音乐的诗歌很多,李白《听蜀僧濬弹琴弹琴》,“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李颀听董大弹胡笳“川为静其波,鸟为罢其鸣”等等。清代方扶南认为:“白香山‘江上琵琶’,韩退之‘颖师琴’,李长吉‘李凭箜篌’,皆摹写声音至文。韩足以惊天,李足以泣鬼,白足以移人。”韩愈的《听颖师弹琴》写了颖师弹琴的种种不同风格,或昵昵儿女语,或勇士赴敌场;白居易的《琵琶行》写琵琶演奏的过程,从“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到“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再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李贺的这首《李凭箜篌引》却用音乐塑造了一个想象的、奇幻而瑰丽的世界。
“吴丝蜀桐张高秋”表明制作箜篌的材料精益求精,选的是吴地的丝和蜀地的梧桐,张高秋,点出的是弹奏箜篌的季节,是在清冷的秋季。
“空山凝云颓不流”,声音一起,山中的白云不再随风飘荡,而是因被这琴声打动而凝神静听,整个世界静止了下来。
“江娥啼竹素女愁”,这声音飘飘荡荡,传到了湘妃耳中,让她流下了伤心的泪水,传到了天上的素女耳中,勾起她心中的酬唱。
“李凭中国弹箜篌”,这一切都是因为李凭在长安城拨动了琴弦。人的灵魂凭着音乐,在天地之间自由往来的,音乐成为了人神之间沟通的桥梁,展开了一幅宏大的空间背景。
“昆山玉碎凤凰叫”,这乐声有多好听呢,那是神仙居住的昆仑山上的美玉摔碎的声音,那是美丽的凤凰鸣叫的声音。这声音又把人带到了神仙居住的昆仑山,似乎见到了绚丽多彩、翩翩飞舞的凤凰。
“芙蓉泣露香兰笑”,这乐声能让牡丹花流下伤心的晶莹剔透的泪水,也能让散发着幽香的兰花露出笑容。在这里,牡丹和兰花会哭,会笑,就如李白的清平调“云想衣裳花想容”神来之笔一样,拥有了人的感情,人的生命体验。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箜篌的乐声把整个长安城深秋的寒意融化了,虽然只有二十三根弦发出的声音,却能让居住在紫薇垣的天帝而心有所动。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惊天逗秋雨”,箜篌的乐声飘到了女娲曾经补天的地方,补的石头又破碎了,引来了绵绵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在这乐声里,让人恍恍惚惚中进入到仙山中,要把这神技教给里面的仙女。乐声传到了龙宫中,水中的千年老鱼听到了这乐声,跳起了欢快的舞蹈,那精瘦的蛟龙,也随着乐声翩翩起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乐声传到了月宫中,吴刚听到后,靠在桂花树上听得入神,那玉兔听得也忘记了露水的湿寒。
李贺借着李凭箜篌的乐声,展开的是一幅人间、天宫、苍穹、仙山、龙宫、月宫的全景图,随着箜篌乐声的一声声送出,一切唐人能见到的、能想象的世界都随之而动,或哭泣、或微笑、或崩裂、或舞蹈、或凝听入神。真可谓神乎其技!
三
钱钟书在《谈艺录》中说:“长吉化流易为凝重,何以又能险急。曰斯正长吉生面别开处也。其每分子之性质,皆凝重坚固;而全体之运动,又迅疾流转。故分而视之,词藻凝重;合而咏之,气体飘动。”诗中的意象,如凝滞的白云、昆仑山的玉石、女娲补天的五彩石、桂花树是静的,凝重的,然而,湘妃的眼泪、九天素女的愁绪、芙蓉的哭泣、幽兰的微笑、绵绵的秋雨、鱼龙的舞蹈又是动的,迅疾流转的。作者的思绪随着空间的转换而跳跃,诗意也随之跳跃,在不断的思维跳跃中,展示了作者天才的想象力,让人的思绪在宇宙之中纵横驰骋,成就了音乐题材文学描写的经典之作。
原创文章,作者:静水流深,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igentan.com.cn/zhihuirensheng/245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