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游天姥吟留别
唐 李白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兮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兮何时还?
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注释:
- 天姥[mǔ]山:在浙江新昌东面。传说登山的人能听到仙人天姥唱歌的声音,山因此得名。
- 瀛洲:古代传说中的东海三座仙山之一(另两座叫蓬莱和方丈)。
- 烟涛:波涛渺茫,远看像烟雾笼罩的样子。微茫:景象模糊不清。信:确实,实在。
- 越人:指浙江一带的人。
- ”势拔“句:山势高过五岳,遮掩了赤城。
- ”对此“句:对着天姥这座山,天台山就好像要倒向它的东南一样。意思是天台山和天姥山相比,显得低多了。
- 剡(shàn)溪:水名,在浙江嵊(shèng)州南面。
- 谢公:指南朝诗人谢灵运。谢灵运喜欢游山。游天姥山时,他曾在剡溪这个地方住宿。
- 渌(lù):清。清:这里是凄清的意思。
- 谢公屐(jī):谢灵运穿的那种木屐。《南史·谢灵运传》记载:谢灵运游山,必到幽深高峻的地方;他自己改造了一种特制的木屐,屐底装有活动的齿,上山时去掉前齿,下山时去掉后齿。木屐,以木板作底,上面有带子,形状像拖鞋。
- 半壁见海日:上到半山腰就看到从海上升起的太阳。
- ”迷花“句:迷恋着花,依靠着石,不觉天色已经很晚了。暝(míng),日落,天黑。
- ”熊咆“句:熊在怒吼,龙在长鸣,岩中的泉水在震响。“殷岩泉”即“岩泉殷”。殷,这里用作动词,震响。
- ”栗深林“句:使深林战栗,使层巅震惊。栗、惊,使动用法。
- 青青:黑沉沉的。澹澹:波浪起伏的样子。
- 列缺:指闪电。扉:门扇。一作“扇”。
- 訇(hōng)然:形容声音很大。
- 云之君:云里的神仙。
- 失向来之烟霞:刚才梦中所见的烟雾云霞消失了。向来,原来。烟霞,指前面所写的仙境。
- 须:等待。
赏析:
本赏析依据这首古诗的思想程序,把他分为以上三段。
第一段是全诗的引言,说道航海的客人谈到瀛洲都是微茫难求的地方。诗人听到越人说天姥山的存在,然后在梦里飞向了天姥山。这里第一句很有意思,众所周知,李白常写游仙诗,向往蓬莱仙界,而这里却在第一句中就否定了仙山的存在,还用一个“信”字来加深否定的程度。从这里我们可以推断出李白的一切游仙诗不是出于他的本心,都只是他浪漫主义风格的外衣,也包括他的歌咏酒和女人的诗同样如此。
第二段的文辞光怪陆离,继承了楚辞的艺术传统。经过了谢灵运走过的地方,穿着他改造过的木屐登山,然后自己却被所见到的仙人和景象吓醒了。而大家都知道李白常写游仙诗,向往仙人的他却被梦里的仙人吓醒,何也?然后通过第三段来说明了原因。
第三段是本诗的主体,说明了诗人的主题思想。看到“世间行乐亦如此,看古来万事东流水”不禁让人想起“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这两者的意思都是要及时行乐,是消极的态度,而诗的最后“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却表现了反抗的精神,是积极的态度。两者是相反的,而作者想表达的是后者的思想。这也解释了第二段,那些梦里光怪陆离的景象代表的是作者在京城长安时的场景,所以梦境可怕自己被吓醒。最后李白说到,自己愿骑鹿游山,也不愿低眉折腰讨好那些权贵!
原创文章,作者:静水流深,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igentan.com.cn/zhihuirensheng/247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