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雀桥边野草花(诗句出处和全诗赏析)

原文:【唐 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译文:朱雀桥边冷落荒凉野草开出了花,乌衣巷口断壁残垣正是夕阳斜挂。
当年王导、谢安檐下的燕子,如今已飞进寻常百姓家中。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唐朝文学家,哲学家。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乌衣巷》是诗人刘禹锡感慨藏而不露,寄物咏怀的名篇。

首句“朱雀桥边野草花”,朱雀桥横跨南京秦淮河上,桥与河南岸的乌衣巷,不仅地点相邻,在历史上也有瓜葛。东晋时,乌衣巷是高门土族的聚居区,在字面上看,朱雀桥又同乌衣巷偶对天成。用朱雀桥来勾画乌衣巷的环境,既符合地理的真实,又能造成对仗的美感,还可以唤起有关的历史联想,是“一石三鸟”的选择。句中引人注目的是桥边丛生的野草和野花。草长花开,表明时当春季。“草花”前面按上一个“野”字,这就给景色增添了荒僻的气象。再加上这些野草野花是滋蔓在一向行旅繁忙的朱雀桥畔,这就使我们想到其中可能包含深意。不正是表明,昔日车水马龙的朱雀桥,今天已经荒凉冷落了吗!

第二句“乌衣巷口夕阳斜”,表现出乌衣巷不仅是映衬在败落凄凉的古桥的背景之下,而且还呈现在斜阳的残照之中。“夕阳”,西下的落日,再加上一个“斜”字,便突出了日薄西山的惨淡情景。作者用一抹斜晖,凸显出乌衣巷的寂寥、惨淡的氛围。“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他出人意料地忽然把笔触转向了乌衣巷上空正在就巢的飞燕,让人们沿着燕子飞行的去向去辨认,如今的乌衣巷里已经居住着普通的百姓人家了。为了使读者明白无误地领会诗人的意图,作者特地指出,而今这些飞入普通老百姓家筑巢的燕子,以往却是栖息在王导、谢安两家权门高大厅堂的檐檩之上的旧燕。“旧时”两个字,赋予燕子以历史见证人的身份。“寻常”两个字,又特别强调了今日的老百姓是多么不同于往昔。从中,我们可以清晰地听到作者对这一变化发出的沧海桑田的无限感慨。这首诗写诗人对盛衰兴败的深沉感慨。朱雀桥和乌衣巷依然如故,但野草丛生,夕阳已斜。荒凉的景象,暗含了诗人对荣枯兴衰的体验。

后二句则藉燕子的栖巢,表达了作者对世事沧桑、盛衰变化的感慨。

原创文章,作者:静水流深,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igentan.com.cn/zhihuirensheng/251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