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尧藩 端午日(原文 翻译及赏析)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头白,榴锦年年照眼明。

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唐 殷尧潘《端午日》

简译

年轻时,每到良辰佳节总爱生出许多情感,上了年纪,谁还有心思平白无故地去感慨万千。

岁数大了,不再想去跟从和效仿悬挂艾草和驱邪符的习俗了,只希望饮一杯蒲酒,共话天下太平。

现在,鬓边的白发一天比一天增多,而那如红锦一般艳丽的石榴花,却年年在这个时候应节而开。

不论是圣贤还是愚人,终究都是时光里的匆匆过客而已,有多少人籍籍无名,被淹没在时光的洪流里,又有多少人功高盖世名垂青史呢。

赏析:

殷尧潘的这首七律写于元和中兴前后,彼时,安史之乱虽然已经平息多年,百姓的日子也稍有安稳。

可是,昔日的大唐盛世却一去不返,内有宦官弄权,外有藩镇割据,唐王朝已经到了日薄西山的境地。

彼时,作者人近中年,再也不复“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少年心性了,感时忧怀,在端午节这天写下这首略带伤感的七律。

首联感时,叹流年似水,岁月不居,首句“少年佳节倍多情”是激情澎湃的青年,彼时多情,总是多愁善感。

老去谁知感慨生”是人到中年,心态渐趋平和,从感性到理性,少了感慨,多了从容和淡定。

人生难得再少年,时光就这样改变了一个人,即使有千万个不情愿,也回不到当初的模样。

额联伤怀,“不效艾符趋习俗”即是年老体弱力不从心,也是心有牵挂没有情绪,“艾符”即艾草和驱邪符。

但祈蒲酒话升平”,国泰民才安,面对江河日下的唐王朝,人微官轻的作者无能为力。

唯一的希望,就是在端午节这天,喝下一杯解忧的菖蒲酒,然后祈祷国运昌隆,共话天下太平。

颈联抒情,“鬓丝日日添头白,榴锦年年照眼明。”,时光倏忽,自己在一天一地变老,可时节更迭,岁岁年年依旧如此。

五月榴花照眼明。不知从几时开始,榴花俨然已经成了端年节的使者,它热烈绽放的时节,就是端午节到来之际。

年年花相似,岁岁人不同。石榴花能在时光盛开很多年, 而我们又能欣赏多少年呢?还是好好珍惜每一个花开的日子吧。

“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尾联虽低沉,略带伤感,却是真实的人生感悟。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在岁月面前,我们都是匆匆的过客,不同的是,有人名载史册,有人籍籍无名。

尾联呼应首联,总束全文,也是诗人懒散和痛苦的根源所在,忧时伤怀,即有对自己年华老大的感慨,更兼对国运民生的担忧之情。

写在后面:

殷尧藩这个人很有意思,早年落魄江湖,穷困潦倒,一心发愤攻读,期待早日高中,可有朝一日,一旦中了进士做了官,进了仕途,又心生厌倦向往田园,生出归隐之情。

鹤发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殷尧潘长期离乡背井,晋、陕、闽、浙、苏、赣、两湖等地都曾留下过他的足迹。

他曾说:“一日不见山水,便觉胸次尘土堆积,急须以酒浇之。”,可见,他有多么向往外面的世界。

堠长堠短逢官马,山北山南闻鹧鸪。”,他在其《旅行》一诗阐述了其长期离家不能归的原因:官差多,民役艰,百姓苦。原来,并非他真正愿意漂泊在外,不过是为了排遣内心的愁苦罢了。

据宋史所载,他这个人在仕途上还是很有政绩的,元和九年(814)进士及第后,从永乐县令做起,后官至侍御史。

心中有山水,亦怀揣家国,这就是唐朝不怎么出名的诗人殷尧潘,他在那一年的端午节,抒写了一段真挚的心声,读来令人动容……

原创文章,作者:静水流深,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igentan.com.cn/zhihuirensheng/270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