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田赋
【作者】张衡 【朝代】汉
游都邑以永久,无明略以佐时。徒临川以羡鱼,俟河清乎未期。感蔡子之慷慨,从唐生以决疑。谅天道之微昧,追渔父以同嬉。超埃尘以遐逝,与世事乎长辞。
于是仲春令月,时和气清;原隰郁茂,百草滋荣。王雎鼓翼,仓庚哀鸣;交颈颉颃,关关嘤嘤。于焉逍遥,聊以娱情。
尔乃龙吟方泽,虎啸山丘。仰飞纤缴,俯钓长流。触矢而毙,贪饵吞钩。落云间之逸禽,悬渊沉之鲨鰡。
于时曜灵俄景,继以望舒。极般游之至乐,虽日夕而忘劬。感老氏之遗诫,将回驾乎蓬庐。弹五弦之妙指,咏周、孔之图书。挥翰墨以奋藻,陈三皇之轨模。苟纵心于物外,安知荣辱之所如。
[赏析]
《归田赋》选自萧统《文选》卷十五。作者张衡是我国东汉著名的科学家和文学家。《归田赋》这篇抒情小赋是张衡晚年的作品。当时汉安帝去世,顺帝幼弱无能,宦官把持朝政,祸乱朝纲。张衡屡次上书伸张正义,并未得到支持,心情郁抑,“仕不得志”,最终恐为宦官谗害,所以有意离去罪恶渊藪,以求独善其身,因作此赋。
这篇小赋首先叙述自己退隐归田的缘由。起首两句“游都邑以永久,无明略以佐时”。张衡在京都为官时间已经很久,但又觉得自已没有高明的策略辅佐当代君主,故萌发退隐的思想。“徒临川以羡鱼”,“感蔡子之慷慨”, 借用“临川羡鱼”、“蔡泽入秦为朝”的典故,感叹自己有理想而无法实现,表明心中不得志之状。“俟河清乎未期”“谅天道之微味”,两句真实地表现了作者归隐的客观原因。
东汉自和帝始,至顺帝时,政治更为黑暗。据《后汉书》载,张衡任侍中时,顺帝曾问他天下最痛恨的是哪些人,“宦官俱其毁已,皆共目之”。虽然张衡巧妙应付过去了,但“阉竖恐终为其患,遂具谗文”。正是在这种危机四伏的情势下,他不得不“常思图身之事”,下决心“超埃尘以遐逝,与世事乎长辞”。离开污浊的官场,不再参与社会上烦忧的事务。
下面作者从多方面描写归田之乐。开头写归田后放浪山水的乐趣。张衡以充满诗意的笔触,描绘了春日田园的美好风光。仲春季节,时和气清,原野上草木繁茂,是何等生机勃勃。各种鸟儿上下翻飞,百啭千啼,又是何等自由自在。在这春光骀荡,生意盎然的原野上游览,真是赏心悦目。这与
官场的黑暗险恶,形成星明的对比,表现出作者无限欢娱的心情。其次描写自己射鸟钓鱼的闲逸乐趣。作者把脱离官场,归隐田园,比作龙归大泽,虎放深山,可以从容吟啸。更有“仰飞纤缴,俯钓长流”。这种超尘脱俗,毫无拘東的自由生活,何其乐也。再次描写了归隐后的高雅情趣。夕阳西坠,月上东山,还沉浸在悠游之中,乐而忘返。直到想起老子“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的告诫,才回驾茅舍之中。“弹五弦之妙指,咏周、孔之图书。挥翰墨以奋藻,陈三皇之轨模”。弹琴读书,挥毫作文,又别有一番乐趣。最后,用两句议论作结,“苟纵心于物外,安知荣辱之所如”,如果一个人能超脱尘世,荣辱之事何足道哉这个结论简洁明了,画龙点睛,是全文的主旨所在。
这篇小赋,紧密扣住“至乐”二字,逐层展开描绘,主题鲜明,层次结构自然清晰。作者先叙述归隐的缘由,继之从多方面描写归隐之乐,既有赏景之乐,又有射钓之乐,还有弹琴挥毫之乐。最后篇末点题,表明作者脱离仕宦,不甘与统治者同流合污,而向往田园生活的情趣。语言清新自然,骈偶并用,对仗工整,节奏明快。对春日自然景物的描写生动逼真,用词新丽,四字一句,简练明快,读来甚感轻灵流利。如“龙吟方泽,虎啸山丘。仰飞纤缴,俯钓长流”。“落云间之逸离,悬渊沉之钞鲴”两两相对,十分工整。汉代大赋是散体赋,间有骈偶的甸式,像这样大量使用对句,从赋体演变发展的过程来看,透露出散赋至骈赋风尚转变的消息。此后,东汉抒情小赋不断涌现,《归田赋》对魏晋抒情赋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原创文章,作者:静水流深,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igentan.com.cn/zhihuirensheng/275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