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 锦瑟(原文 及赏析)

锦瑟

唐·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李商隐写诗一向喜欢代入典故,这首诗中也不例外,其中就穿插了好几个典故,譬如望帝春心、庄生晓梦,但我个人最喜欢的是最后一句: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甚至在很多年里,一直对这句诗的解读总是拐不过弯来。我总是直觉地把这句诗理解成,这段感情因为当时的惘然已经只能去追忆了。但实际是此处的“可”应作“何”解,即是这段感情不需要成为追忆时再去感怀,在当时就已经让人惘然了。如果用一句现代的通俗点的话来类比,大概就是:还未分别,但我已开始想你。

那在解读这首诗之前,我们可以先大概了解一下李商隐的生平,或许会更有助于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判断。

李商隐生于郑州荥阳(今河南郑州荥阳市),,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市)。三岁(816年)左右随父李嗣赴浙,10岁时,父亲李嗣去世,于是随母返乡。后在一位精通五经和小学的堂叔教导下,至十六岁,便因擅长古文而得名。但因不合当时的考试文体而于考场时时失意。十六岁(829年)时,移家洛阳,结识白居易、令狐楚等前辈。833年,令狐楚调任京职,李商隐返乡,此后,李商隐曾在王屋山学道二、三年。

837年,经由恩师令狐楚的教导,以及自己的刻苦努力学习之后,加之师史令狐綯的提携,李商隐终于得中进士。但同年,恩师令狐楚去世。他又再次失去了依靠。幸而即受到了时为泾原节度使王茂元的赏识,838年,李商隐受邀去做了他的幕僚,其后还娶了王茂元的女儿为妻。他终于有了自己的家庭和比较稳定的依靠。可是同时也把自己陷入了困局之中。

当时朝廷的党派相争十分严重,而他的岳父和恩师家族则刚好分属互相对立的两方。李商隐在恩师去世之后即投靠了岳父王茂元,自然也被归属为了岳父所属的李党,而这一行为则被视为对恩师所属“牛党”的背叛,也是对恩师一家的忘恩负义。而从此他就背负着这样的煎熬艰难前行。

842年,李商隐因母亲去世,回家守孝三年。而这也让他错失了仕途得以晋升的最佳时机,因为正是在他回家守孝的三年,却是岳父所属“李党”最辉煌的时刻。而他的岳父也在843年去世,他在李党最重要的依仗也失去了。845年末,他守孝结束回朝,大概踌躇满志准备大展拳脚的时候,他所属的李党却很快失势了。并且受到了彻底的排挤。新晋势力是视他为背叛者的恩师一家所属的牛党。他既然被视为背叛者,自然是不能受到重用的。所以他的仕途是始终郁郁不得志的。

847年,他随被牛党排挤出局的李党残余郑亚外迁就职,但郑亚也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在郑亚的官职一降再降之下,李商隐自然难逃失职的厄运。他又再次的丢失了工作。848年,再次回到长安谋到了一个县尉的小职位,和他十年前的官职差不多。

849年,李商隐得到武宁军节度使卢弘正的邀请,前往徐州任职。这又是另一位对他很欣赏的有能之士。但是很不幸的,李商隐仅仅跟随了他一年多,卢弘正就病故了。李商隐再一次地失去了依仗。

851年,李商隐的妻子也去世。妻子去世之后,时为西川节度使的柳仲郢向李商隐发出了邀请,希望他能随自己去西南边境的四川任职。李商隐接受了参军的职位,在简单地安排了家里的事情之后,李商隐于十一月入川赴职。此后直到858年去世,李商隐总算在柳仲郢的庇荫下,过了几年安稳的日子。

而《锦瑟》这首诗,写于857年,那时离他即将去世已不久,又或许他也预感到了自己的不久人世,所以回首往事,写下了这首《锦瑟》,即为追忆往昔,也是对自己人生的一种总结。

原创文章,作者:静水流深,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igentan.com.cn/zhihuirensheng/283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