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声慢寻寻觅觅(原文 及赏析)

声声慢·寻寻觅觅

李清照

【原文】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1]。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2]。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3]?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4]!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5],怎一个愁字了得!

【注释】

[1]寻寻觅觅:寻求往事,追怀过去。寻:寻思。觅:搜索。冷冷清清:形容处境孤寂。凄凄惨惨戚戚:形容凄苦、悲惨和忧愁。

[2]将息:调养休息。

[3]憔悴损:枯了谢了。

[4]怎生得黑:怎样才能挨到天黑。

[5]这次第:这一切情况。

【作者】

李清照(1084~1155年),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宋代杰出的女文学家,婉约词派的代表人物。李清照工书能文,通晓音律,她的前期作品,词风旖旎,多为相思爱情之作,后期词风迥异,更多的表现身世之悲,中有无限感慨。现存诗文及词为后人所辑,有《漱玉词》传世。

【赏析】

这是首脍炙人口的千古名篇。此词是李清照后期的作品,作于南渡以后,具体写作时间待考,多数学者认为是作者晚年时期的作品,也有人认为是作者中年时期所作。

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年)夏五月,徽宗、钦宗二帝被俘,北宋亡。李清照夫婿赵明诚于是年三月,奔母丧南下金陵。秋八月,李清照南下,载书15车,前来会合。明诚家在青州,有书册十余屋,因兵变被焚,家破国亡,不幸至此。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年)八月,赵明诚因病去世,此时李清照46岁。金兵入侵浙东、浙西,李清照把丈夫安葬以后,追随流亡中的朝廷由建康(今南京市)到浙东,饱尝颠沛流离之苦,避难奔走,所有庋藏丧失殆尽。国破家亡,丈夫去世,境况极为凄凉,一连串的打击使作者尝尽了颠沛流离的苦痛,亡国之恨,丧夫之哀,孀居之苦,凝集心头,无法排遣,于是写下了这首《声声慢》。

上片起首三句连用七对叠字,有排空而来的怨情,有“大珠小珠落玉盘”似的音乐效果。似泣如诉,笼罩全词。在写法上也是独创。在这种凄凉的境况下,又是“乍暖还寒”的悲秋时节。虽有“淡酒”御寒,可又偏是“晚来风急”,真是雪上加霜,环境层层压迫,外力重重摧折;正是诗人历遭劫难、备受痛苦的形象写照。“雁过也”三句更进而把苦难与离乱结合起来,借旧时相识的大雁回归,寄托自己流落他乡的凄凉身世。

下片是在上片愁闷无法排遣后的触景生情。首三句写庭院景象的凄凉。“黄花”无人采摘,只是“满地推积”,一切不可收拾,一切百无聊赖。次二句写室内永昼难度的孤寂。“梧桐”三句灯外并举,物我相呼。最后“这次第”一言总括了上面种种惨淡景象,迸发出“怎一个愁字了得”的不解愁结。全词以突兀的开头,写愁云惨淡,继而借一些典型的凄凉物象,用舒缓婉曲的絮语诉说愁情,一层层推进,将一“愁”字推出,用“怎一个”反问.将愁情推向高峰,让读者永难排解,感染力极强。

作品通过描写残秋所见、所闻、所感,抒发自己因国破家亡、天涯沦落而产生的孤寂落寞、悲凉愁苦的心绪,具有浓厚的时代色彩。此词在结构上打破了上下片的局限,一气贯注,着意渲染愁情,如泣如诉,感人至深。

这首词之所以这样富有感染力、历来被人们广泛经久地传诵,是和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深沉感情分不开的。这里当然也离不开作者的精湛的艺术表现手法。首先,她由外到内,由远及近地刻画了自己内心的沉痛。由“寻寻觅觅”到“守着窗儿”,由“晚来风急”自然地写到“满地黄花堆积”,由“雁过也”到眼前所见到和听到的“梧桐更兼细雨”……层层推展,步步深入。

这首词几乎都由口语构成,经过作者的提炼与加工,表现在作品之中使人感到既自然又贴切,笔力遒劲而情韵缠绵。在这首词里,作者用巧妙自然的铺叙手法,把情和景概括得极其突出和深刻。全词所用的十八个叠字,确切而自然,更加强了感情的渲染。特别是在情与景的对比描写之中,生动地刻画出作者种种难以诉说的沉痛而真实的感情。

作者的这种沉痛并不是个人的无病呻吟。在南宋小朝廷卖国集团屈辱求全,把祖国大好河山拱手让敌的时代里,作者的那种由个人生活遭遇所引起的沉痛,也就是一个具有爱国心的人应有的那种蕴含国家兴衰之感的沉痛。因而这一种沉痛不仅仅是个人的,它代表着不少的、特别是那一时代任人摆布的妇女的苦难遭遇。任何时代,个人的遭遇与痛苦都是紧紧地和社会现实连在一起的。因此,这首词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和比较深刻的思想性。

原创文章,作者:静水流深,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igentan.com.cn/zhihuirensheng/289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