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咏梅
宋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名句】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基调】咏梅言志
【译文】
驿站之外的断桥边,梅花孤单寂寞地绽开了花,无人过问。暮色降临,梅花无依无靠,已经够愁苦了,却又遭到了风雨的摧残。
梅花并不想费尽心思去争艳斗宠,对百花的妒忌与排斥毫不在乎。即使凋零了,被碾作泥土,又化作尘土了,梅花依然和往常一样散发出缕缕清香。
【注释】
卜( bǔ)算子:词牌名,又名“卜算子令”“、百尺楼”“、眉峰碧”、“楚天遥”等,双调四十四字,上下片各两仄韵。
驿(yì)外:指荒僻、冷清之地。驿:驿站,供驿马或官吏中途休息的专用建筑。
断桥:残破的桥。一说“断”通“簖”,簖桥乃是古时在为拦河捕鱼蟹而设簖之处所建之桥。
寂寞:孤单冷清。
无主:指梅花无人照管和玩赏,也指诗人自己不朝廷被赏识。
更着(zhuó):又遭到。更:副词,又,再。着:同“著”,遭受,承受。
无意:不想,没有心思。自己不想费尽心思去争芳斗艳。
苦:尽力,竭力。
争春:与百花争奇斗艳。此指争权。
一任:全任,完全听凭;一:副词,全,完全,没有例外。任:动词,任凭。
群芳:群花、百花。百花,这里借指诗人的政敌——苟且偷安的主和派。
妒(dù):嫉妒。
零落:凋谢,陨落。
碾(niǎn):轧烂,压碎。
作尘:化作灰土。
香如故:香气依旧存在。
【创作背景】
这首词的具体创作时间不详。陆游一生的政治生涯:早年参加考试被荐送第一,为秦桧所嫉;孝宗时又为龙大渊、曾觌一群小人所排挤;在四川王炎幕府时要经略中原,又见扼于统治集团,不得遂其志;晚年赞成韩侂胄(hán tuō zhòu)北伐,韩侂胄失败后陆游被诬陷……陆游一生主张坚决抗金、收复中原,因此为统治集团中求和派所压制。
创作本词时陆游正处在人生的低谷,当时金兵攻城,南宋朝廷分为“主和派”和“主战派”,而陆游是坚决的“主战派”,于是遭到主和派众人的排挤与打压。遂做此词表现陆游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苦闷和孤寂的心情,也表现了陆游不与投降派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赏析】
陆游一生酷爱梅花,写有大量歌咏梅花的诗词,歌颂梅花傲霜雪,凌寒风,不畏强暴,不羡富贵的高贵品格。诗所塑造的梅花形象中,有诗人自身的影子,这首咏梅词也不例外。上阙写了梅花的困难处境——梅花开放的地方不是金屋玉堂,是野外残桥边上,更有风雨摧残,整个环境冷落凄凉;下阙写梅花崇高的灵魂及生死观——不争群芳,化泥留香。作者以物喻人,托物言志,以傲然不屈的梅花暗喻自己虽终生坎坷却坚贞不屈,是咏梅词中的绝唱。
上阙: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
上阕写梅花的困境。梅花在陆游笔下是“雪虐风饕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的形象,可是如今竟开在郊野的驿站外面,紧临着破败不堪的断桥人迹罕至,倍受冷落。“断桥”,说明是已经废弃的桥,更是人迹罕至之处;“无主”,说明是说梅花无人照看,无人赏识,处于自生自灭之状。“寂寞“二字写出了梅花和作者内心的状态。“已是黄昏独自愁”是拟人手法,写梅花的精神状态。身处荒境的梅花,虽无赏识,也要“孤芳自赏”,独自、自信、顽强的生盛开。可惜虽独具清芬,却无人领略其神韵。不仅如此,还要经历“更著风和雨”的摧残。内外交困、身心俱损的情形将梅花之不幸推到了极处,野梅的遭遇也是作者以往人生鲜明的写照!
下阙: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下阕托梅寄志。“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齐已《早梅》);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张谓《早梅》)。百花之中,梅花开得最早,它迎来了春天,却无心与百花争艳,但是这样仍摆脱不了百花的嫉妒。“群芳”,于梅花意喻争芳斗艳的百花,于作者意喻争权夺势的小人。一个“苦”字,从侧面讽刺了“群芳”。梅花无争意,奈何群芳有妒心,那就“一任”它们去嫉妒吧!在这里,写物与写人交织在一起。草木无情,花开花落,是自然现象。说争春,是暗喻人事; 妒,则非草木所能有。这两句表现出陆游孤高,不与的品格和坚贞的傲骨。“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把梅花的“独标高格”再推进一层:纵使粉身碎骨、化作尘土,仍要香韵犹存。有人将“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与王安石咏杏:“纵被东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相比较,但较之王之用意,陆游的这句“只有香如故”显得更加意境高远。
这首咏梅词不见“梅”字,却处处传“梅”之神韵,作者以梅自喻,显示词人身处逆境而矢志不渝的崇高品格。
读罢此诗,不禁会生出“天下可忧非一事,书生无地效孤忠”(陆游的《溪上作》)的感慨来。作为一代伟大的爱国诗人,陆游很早就有“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君书”(陆游的《观大散关图有感》)的爱国之志,二十九岁时,他以状元秀的身份登上仕途,可他面对的不仅仅是一部分卖国求荣的投降派,更面对着苟且偏安的昏帝王。因此面对积贫积弱的现实,诗人只能眼睁睁看着南宋走“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苏洵的《六国论》)的破亡之路。一而再,再而三的打击、排挤、贬谪,使诗人不得不发出“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陆游的《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的浩然长叹了。尽管如此,但是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不从俗媚的节操没有丝毫的改变。即便到了“食且不继”,因为没钱,药也停了吃;因为省灯油,书也没的读,甚至不得不连自己常用的酒杯都忍痛卖掉的地步,他仍然足迹不踏权门,他依旧胸怀杜稷,心系百姓。我们从中仿佛听到了屈原那“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的《离骚》)的执着与坚定,我们仿佛看到了杜甫那“穷年忧黎园,叹息肠内热”(杜甫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的抑郁与沉重。真可谓“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进亦忧,退亦忧”(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也正是有这样的社会背景,有这样的思想根基,使我们在品读《咏梅》时,更能清楚地看到诗人那至死不渝的追求。
原创文章,作者:静水流深,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igentan.com.cn/zhihuirensheng/290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