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雁》
【唐】杜甫
东来万里客,乱定几年归。
肠断江城雁,高高正北飞。
这首《归雁》,是杜甫写于蜀地之作,具体的时间却没有统一的说法。但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安史之乱”已经得到平息,诗人却仍旧因为其它的原因而无法返回故里。对于始终充满了“诗情人生”的杜甫而言,小诗更加显得得心应手而毫无“苦吟”之意。
首句“东来万里客”,这里的“万里客”当是诗人对自身的称呼。此时此刻的诗人,身在蜀地,离家千万里之处,自然是属于“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境地。此处之“独”是诗人心境之孤独,漂泊的凄凉。为了什么原因而背井离乡的呢?诗人虽然没有明说,但却为下句的延续留着伏笔。
诗人借助友人严武的帮助,在成都郊外安置下来,盖就了一栋后世闻名的“成都草堂”,所谓一方“圣地”其实也不为过,毕竟号称“诗圣”。故里旧都洛阳,位于成都东面方向,所以诗人此处自称“东来”。一个拖家带口,远离故土,求生存,改命运的悲苦形象,在简洁而充满了怆然之意的“万里客”三字之中表露无遗。
次句“乱定几年归”,其实与首句是非常对称的完整句式,详细说明清楚诗人为何离乡,为何到底没有能够马上回归故土。所谓“乱定”把前后情况都解释得清清楚楚,前一个是躲避战乱所以离开故乡,后一个是战后仍然无法回去。此处使用“几年归”,虽说含有一个“归”字,却包含着极度的否定意味。
即使“安史之乱”早已得到平息,可是其它地方零星发生的战争,其实一直都在继续着,所以诗人仍旧无法立即返回故里洛阳。经过战乱的无情蹂躏,整个大唐帝国已经满身疮痍,再也不能恢复当年的盛世华彩。在这个充满了疑问的否决句子里,诗人难以排遣的寂寥与伤痛,充斥在字里行间,使人心酸不已。
“肠断江城雁,高高正北飞”,末尾两句借用雁与人的两相对比,把一个得到自由和一个身不由己的状况表述得十分清晰,正是在这样的局面之中,令人感觉到人不如野物的尴尬景象。此处“肠断”二字格外醒目,而其真实的原由,恰恰便是在于:雁可以往北飞去,而诗人却只能囿于现实,难以返回故里。
这里所写的雁之“高高正北飞”,并非孤立而写,“江城雁”兴高采烈地回归之举,恰好是映照着前面所谓的“乱定几年归”,一兴一叹,前面盼归之急切,后者高飞之洒脱,两下相互对照之后,愈发让旁观者体会到诗人的无可奈何之情,其浓郁的悲愤以及沉重的哀怨,早就深深地铭刻在骨髓内里。
作为臣民的杜甫,自然是怀抱着家国情怀,所以他可以时时关注着“乱方定”的消息;作为诗人的杜甫,当然是酝酿着诗情诗意,所以他才会观察到“正北飞”的江城雁。他的确是如人所说的那样“常常把绝句作为遣兴手段,即兴漫成,但这并不妨碍他在形式上有意识进行多种尝试。”(周啸天《唐绝句史》)他从来都没有无端地浪费自己的才华,总是用饱满的诗情讲述着与人生有关的一切,包括命运。
原创文章,作者:静水流深,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igentan.com.cn/zhihuirensheng/290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