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唐代: 李商隐《柳》
诗人必然是是感情丰富的人,写诗,是有感而发,先有感,然后有诗,所谓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诗只是感情的泄露,如冰山一角,还有更多深埋的感情,不能通过语言表达。然而感情是最易变的,偶尔激发,看似要溢出来,但很快就换了一种。不能再记得,再难重现当时达到的程度。诗则可以保留下来,读诗能够回顾当时的感情,但是也不能完整重现。
李商隐的这首《柳》诗,也是当时感情的载体。他当时的感情当然是更加复杂的,衰颓的秋柳刚好出现在眼前,可以承载自己能够理得清的那一部分感情。回忆东风春柳之盛时,当然联想到的是自己的盛日,得意之时,那个时候何等的欢快,哪有心思关系柳。如今关心柳,其实关注的也是自己失落的内心。所谓将心比心,从自己的得志与失意,联想柳树的盛与衰,今昔对比,表达无边的怨和愁。
更多的心绪,是理不清的那部分感情,没有物象可以类比,发泄不出来,也写不成诗。虽然如此,但也清楚自己的感受,悲、怨、愁、恨、伤、叹、哀、惋,人间的这些表达失落的字眼,断不能表达得尽。反正就是那种感觉,常有的感觉,一百首诗都书写不尽。读者读到一首,可以分析出诗中的一种感受,而诗人却能感受到的更多。不要说你能理解,不可能感受得到,诗人自己也不能重现当时的感受。
原创文章,作者:静水流深,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igentan.com.cn/zhihuirensheng/290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