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中秋
宋·苏轼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
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
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
低绮户,
照无眠。
不应有恨,
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宋神宗熙宁九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
这首词是公元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中秋,作者在密州时所作。词前小序交代了写词的过程,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这一时期,由于与当权者政见不同,作者自求外放,辗转在各地为官,他曾经要求调任到离苏浙较近的地方为官,以求兄弟相聚,但这个愿望却一直没能实现。这一年的中秋,作者独自面对一轮明月,心潮起伏,于是趁酒兴正酣,挥笔写下了这首名篇。
苏轼传递浓厚思亲之情的代表作《水调歌头·中秋》因其深切的情感表达深受读者的喜爱。《水调歌头·中秋》是其代表作。苏轼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请求外放,出任密州太守,与胞弟苏辙七年未见,对国家人民的忧患之情和思亲之情跃然纸上,真挚动人。汉语的语言之美体现在情感之美,包括音乐美、结构美和意象美,展现了词人从缱绻到洒脱的情感动态变化之美。
《水调歌头·中秋》主要押两个韵,上阙四句中有三句的末尾是押“ian”韵,分别是“天”,“年”“间”,“青天”“何年”和“人间”正好对应词人提问的对象,时间和地点,描绘了词人从“把酒”问天,不知“何年”,到最后清醒地选择在“人间”的复杂心路历程。
苏轼虽自请外放,内心仍关注时局,既期待回朝中一展抱负,又忌惮党派之争。“明月”象征词人对出世的向往。“不知天上宫阙”,六个字中有三个是去声字,三个是阴平声,高低起伏,充满音乐的律动。“今夕”是细微级响度,语气关切细致,“何年”韵是柔和级,富含柔情蜜意和期待,在更进一步的询问中体现了词人因期待而迫切的心情。“我欲乘风归去”中“欲”和“去”都是去声字,洪亮而亢奋,表明词人渴望像“羽化而登仙”那样乘风归家,逍遥自在。
下一句语气发生转折,“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又恐”韵属于柔和级,透露出词人内心犹豫,出世固然逍遥自在,但人间有他割舍不断的牵挂,心怀天下苍生,心念家国亲友,不忍也不甘离去,于是用“高处不胜寒”来挑剔天上的凄冷。“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情感变化多端,从虚幻到现实。最终入世的决心打败了出世的神往,做出留在人间的选择。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采用排比结构,由月及人,当视角从观察月亮到体味内心,久久回荡在“无眠”人心中的是在佳节深重的思念。由己及人,词人同情所有离人。“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对仗工整,富有哲理,看似在为明月开脱加重离人离愁别绪的“罪名”,实际是宽慰自己和所有饱受离别之苦的人。将悲欢离合视作人生常态,传达词人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对自然规律的敏锐洞察。从月到人,将人与月的对立转换到人与月的高度统一。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兼具哲思与人情,“长久”跨越了时间的延展性,“千里”跨越了距离的限制,是词人对所有思念之人的祝福。希望人们深切的思念之情能够跨越时空的限制。
原创文章,作者:静水流深,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igentan.com.cn/zhihuirensheng/295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