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日
唐·殷尧藩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殷尧藩是中唐诗人,曾中进士并入朝为官后又归隐山林,与白居易、刘禹锡、许浑、韦应物等人较好,在中唐诗坛颇有才名。他曾写过30首《忆江南》,连白居易都称赞“江南名郡数苏杭,写在殷家三十章”,其才华可见一斑。而这首《端午日》是殷尧藩晚年时的作品。
首联“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意为年少时每逢佳节总是多情多感,如今老了,却反而感慨万分。以老少两个年龄段面对节日的情绪对比,表达出诗人此刻心态的祥和。
颔联“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便是描述老来过端午佳节祥和的表现:不多情也不随波逐流作节日习俗,而是一盏蒲酒,共话天下太平。
颈联“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转而感慨自己老迈,鬓发日益趋白而佳节的石榴花年年开得红艳。一个红艳热闹,一个白发衰颓,正好说明了诗人为何在端午佳节不生情不趋习俗。
结尾一联“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感叹在岁月面前,圣贤和愚夫都是瞬息过客,谁知道有几人湮没无闻,有几人名垂青史呢?
诗人在端午佳节写这样一首诗颇有些耐人寻味,古代的端午佳节是一年中最热闹的节日之一,但诗人却年事已高,不能参与盛会,大有落寞之感。而诗中的白发之感、人生之叹,便是通过端午的节日气氛反衬人生易老、年华易逝的感叹。尤其结尾一句“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颇有几分看透世情沧桑的人生哲理。
原创文章,作者:静水流深,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igentan.com.cn/zhihuirensheng/296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