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这首诗是呈给水部张十八员外这个人,他是谁呢?将十八这个数字放到姓的后边,表示他的家族排行,这个姓张的、排行十八的人,叫张籍。他跟韩愈关系非常好,韩愈既是他的师长,又是他的朋友。“水部”,是他的官职,当时张籍担任水部员外郎。水部属于工部,掌管水陆运输、修建一类事务,而员外郎主要是管理公务档案,官品是比较低的。韩愈当时任吏部侍郎,官位较高,放到今天属于副部级官员,生活比较舒服。这个时候他写了一首小诗,呈给好朋友张籍,题目叫做《早春》。
如果说孟浩然《春晓》写的是春天离去的那个瞬间,那么韩愈的这首《早春》写的则是春天到来的那个瞬间。
首先我们看“天街”。有人说它是泛指首都长安的街道,但很可能它是专指。长安有一条南北向的大道,即朱雀门大街。因为它正对着朱雀门,所以又称天门街,也就是“天街”。现在北京城里,最重要的大道应该是长安街,它是东西贯通的。唐朝的长安城有一条南北贯通的朱雀门大街。
“小雨润如酥”,诗人打了一个比方,说长安早春的小雨就像“酥”。什么是“酥”呢?就是奶油,奶酪,但不是我们现在吃的那种西式奶酪,而是浮在热牛奶、热羊奶表面的那一层油,是最纯正的奶油。奶油在古代社会是很金贵的。刚才我们说了,韩愈是一个副部级官员,应该能吃上这些好东西。同时他又是在长安,在北方,相对来说喝牛奶、喝羊奶、吃奶油,机会要多一些。
写这首诗的几年之前,韩愈被贬到潮州,在广东非常边远的地方。再伟大的诗人也不能脱离生活去写作。他在潮州的时候,日子过得很苦,是被贬谪去的。贬谪就是降级了,降到边远地区去当一个小官。那时候他要是看到小雨,不会产生“润如酥”的比喻。所以,韩愈说“润如酥”,不仅符合他当时的生活条件,而且也符合春天北方大地上的小雨的特点。
什么是“润如酥”呢?第一,雨水就像奶油一样很润、很油。第二,雨水质地很薄。咱们现在生日蛋糕上的奶油,都是厚厚一层,那不是自然形成的,热牛奶上面自然形成的奶油都很薄。春雨,尤其是北方春天的薄薄一层小雨,就像浮在土壤表面一样,没有什么积水。这种感觉就特别像“酥”。这是第一句。
第二句“草色遥看近却无”。我们联想一下,杜甫也会吟咏春雨,他怎么写呢?他说“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写的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写得还相对比较抽象,没有一个图景出来。“润物细无声”,感觉就是听着外边的小雨落地。而韩愈给出的是最直观、最准确的图像。另外王维还有名句,“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写的是水气氛氲时的一种错觉。而韩愈写的是踏踏实实的景色。也就是说,跟杜甫吟咏春雨、王维吟咏山色的名句相比,韩愈这时候是老老实实写了一句“草色遥看近却无”。有时候诗歌就是这样啊,你发挥想象,调动各种各样的感官去写的句子,有可能也非常优美,但你最真实、最质朴地说出一句大家都能够体验到的话,或许更能引起共鸣。韩愈写的就是这样一句话,草色遥看,有,往近里看,又没有。这就是早春时候大家都能看到,但又不太在意的那个景色。韩愈帮大家说破了,说清楚了。
同时,这句话还暗含着某种哲理。中国古代有位哲人老子说过一句话,“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产生了一个东西,从这个东西又慢慢产生万物出来。那么“道”和“一”之间是什么东西呢?古人说这个就叫“几”,其实应该写成“幾”。“幾”就是微妙的意思。有个大史学家叫刘知幾,人如其名,他能够体察到历史变化中的很多微妙的东西。那么“道”和“一”之间那个“幾”,其实也就是“春天没到”跟“春天来到”之间的那个点。哲学上有这么一个点,叫“道生一”。文学上、审美上也有这么一个点,我们感悟生活时也有这么一个点,这个点击中了从无到有的那个关键之处。
说句题外话,咱们在中国古代其实是找不到零这个概念的,零是个阿拉伯数字,是西方传过来的概念。你看古代中国人一生下来就是一岁,咱们现在生下来一年以后才叫满周岁,才叫一岁。在古人看来,你没生之前,你是无,生下来之后,只要出现了,就是一,没有零的概念。中国古人对于零的这种体察,其实非常奇妙,他不把它限定死,不会说有个点叫零。他告诉你,从无到有之间,有一段也许很小、也许很大、也许很长、也许很短的过程,就叫做“幾”。那么韩愈恰恰就是捕捉到了最微妙的春天发生的那个时刻,叫“草色远看近却无”,它处于有无之间。这多有趣,同时又有一种哲理在里面。
既然韩愈对早春的把握如此细致,那么他一定非常喜欢这个早春。于是他说“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最是”、“绝胜”这两个词,语气都非常坚决,表示他坚持认为早春这个季节一定大大胜过“烟柳满皇都”的季节。最后又点题了,用“皇都”呼应第一句的“天街”,首尾相照。
他为什么要说“绝胜烟柳满皇都”呢?为什么要作出如此笃定的褒贬?这是他审美上的一个发现。你们都喜欢“姹紫嫣红开遍”、“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那样的春天,都喜欢“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那样的春天,你们一般人去看,我却不看。我是特殊的人,我是诗人,我是哲学家,我是一个倔强的人,我是独一无二的韩愈。最后这句褒贬,是一种自信的交代,既是韩愈的一种独特的审美,也是韩愈的倔强人格的表现。
原创文章,作者:静水流深,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igentan.com.cn/zhihuirensheng/301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