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江吟(原文 翻译及赏析)

《暮江吟》——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白话翻译:

一道夕阳的余晖洒在江面上,一半江面波光粼粼,另一半江面被暖阳染成了火红的颜色。九月初三的夜晚,让人心生喜悦。露水好像珍珠一样晶莹剔透,天上的明月则像是一把弯弓。

暮江吟(原文 翻译及赏析)

这首诗中的“瑟瑟”,有些书里解释为“碧绿的颜色”。不过“瑟”字的本义,其实指的是一种乐器。在《说文解字》里面,“瑟”是指琴弦抖动的样子。

所以诗中的“瑟瑟”,是形容江水流动时产生的细小波纹。夕阳西沉之时,太阳所处的位置与江面差不多平齐。所以落日余晖照到江上,就像是在江面轻轻地“铺”开。

这里本来是写落日之时江面上的“静景”,因为用了一个“铺”字,就成了“静景动写”,让静止的画面动了起来。这种写法,对初学描写的朋友帮助很大。

这首诗第二句“半江瑟瑟半江红”的理解,是有一定争议的。前面我们提到过,“瑟瑟”本意是指江面上的抖动的流水。

暮江吟(原文 翻译及赏析)

但是因为“瑟”字在《诗经》的某些注疏中,带有“洁净鲜明”的意思。于是有人指出,瑟就像玉,而玉往往是绿的,所以就有人把“瑟瑟”解释为碧绿色。

这样一来,“半江瑟瑟半江红”就成了对江面的颜色描写了。不过如果按“瑟瑟”的本意来讲,这句诗的意思应当是,红日照到的一半江水是温暖的,另一半则是寒冷的。

那么,白居易为什么这样说呢?第三句诗作出了回答——“可怜九月初三夜”。每年农历的九月初三是“寒露”,这是长江流域进入深秋季节的标志。

到了这个节气,北方的冷空气就会南下,日夜温差开始变大。所以当夕阳的余晖照到江面上的时候,受到日照的部分是红色的、温暖的,而另一半则还是“瑟瑟”的,带着秋天的寒气。

暮江吟(原文 翻译及赏析)

白居易在第三句诗里,点明了创作的时间以后,紧跟着诗人连用了两个比喻,来写草树上的露珠,和天空中的明月。

因为冷空气南下,草树上的露气很容易凝结成冰珠,所以白居易说它们看上去像是“真”的珍珠一样漂亮。农历九月初三的月亮是“新月”,所以作者把它比喻成一把弓。

这首诗创作于公元822年,大约在此七年前,白居易曾是皇帝身边的一名谏官。因为感激皇帝对自己的赏识,他吸收杜甫的诗风,创作了大量像《卖炭翁》一样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

公元815年,白居易的好友武元衡遇刺。他上书皇帝,请求缉拿凶手,结果遭到政敌的污蔑与迫害,被贬了官,过了七年才回到京城。

暮江吟(原文 翻译及赏析)

回京之后,白居易仍然想为国事进言,但是他发现皇帝并不信任自己于是主动请求调到杭州去当官。这一次外放杭州,和七年前被贬到江州,大不相同。

因为白居易已经厌倦了朝中的“党争”,心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觉得与其留在朝廷的中枢与别人勾心斗角,还不如到地方上去干一番实事。

事实上,白居易后来到杭州,治理了钱塘江,浚通了西湖,为当地人民干了一件大好事。这首诗创作的时间,就是诗文中提到的九月初三的夜晚。

因为心中无事一身轻,白居易在创作这首诗的时候,并没有太多的想法,只想信手提起手中的笔,记录下当时眼中的风景,与真实的感受。

暮江吟(原文 翻译及赏析)

因为心情愉悦,所以尽管天气开始转寒,但是当白居易看到江面上的阳光时,还是觉得很温暖。

孟子曾经说过,大丈夫“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壮年之前,白居易也曾经想像杜甫提到的那样“致君尧舜上”。不过他在经过多番打击后,放弃了从前的想法,决定“独行其道”,走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思考明白了这件事,就好像有一道暖阳照进了自己心底。所以在白居易眼中的江水,自然是一半暖,一半寒的。

暮江吟(原文 翻译及赏析)

人们常说,相由心生。因为心情美好,作者眼中的风景自然也变得美好起来了。所以草树上的露珠,夜空中的明月,都被他赋予了诗情画意。

这首诗一共四句,写的却是两幅不同的画面。第一个场景是江上落日之际,第二个场景是弦月当空之时。

为了衔接这两个场景,白居易在第三句中交代了创作时间——“九月初三夜”。有了叙事的时间,所以上下两联的转折,就不会显得突兀。

与此同时,强调“九月初三”这个时间点,也是在向读者暗示:作者的心境与现实生活,发生了重大的转折。

暮江吟(原文 翻译及赏析)

离开京城的名利场,去到心中向往的“人间天堂”杭州。在白居易看来,他未来的前途,仍然是一片璀璨光明的。

原创文章,作者:静水流深,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igentan.com.cn/zhihuirensheng/313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