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大笑乐(诗句出处和全诗赏析)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译文】

谢太傅在一个冬雪纷飞的日子里,把子侄们辈的人聚集在一起,跟他们一起谈论诗文。不一会儿,雪下得大了,太傅十分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他哥哥的长子谢朗说:“跟在空中撒盐差不多可以相比。”他另一个哥哥的女儿说:“不如比作柳絮凭借风而起。”谢太傅听了开心的大笑起来。她(谢道韫)就是谢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这则出自《世说新语》的故事,是历史上关于下雪的著名典故之一。在《三字经》中就有“蔡文姬,能辨琴;谢道韫,能咏吟”之说,谢道韫把白雪纷纷形容成“柳絮因风起”,因了这个精妙的比喻,她成了千古闻名的才女代表。后世常用“咏絮之才”来称赞有文才的女性,就是源自这个典故。

我在给学生讲这一篇课文时,最初依然是着重带着学生一起分析为什么“柳絮因风起”这个比喻更妙。

大多数学生都把“柳絮因风起”这个比喻更美当成一个重要的理由。我也认同这个理由,毕竟,用“撒盐空中”这个比喻,确实美感上要差很多,在空中噼里啪啦撒盐粒,总不如柳絮在空中飘扬更具美感。

但我接着追问,把下雪比喻成“撒盐空中”真的不行吗?比如,屈原在《九章》中就有“霰雪纷其无垠兮,云霏霏而承宇”这样的描述。其中的“霰”就是“在高空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空气凝结成的小冰粒,多在下雪前或下雪时出现。”如果空中下的是“霰”,而不是雪花,那用“撒盐空中”就比“柳絮因风起”更形象了。

我不是从“美不美”入手,而是从“像不像”入手,对学生的理由提出质疑。其实这并不是我的发明,南宋的陈善在《扪虱新话》中就说“撒盐”比喻米雪(霰),柳絮比喻鹅毛雪。

就在学生对我的这个理由表示认同时,我再次抛出新的问题。

如果具体到“咏雪”这段文字,在这个具体的语境中,将下雪比喻成“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哪一个更恰当呢?能不能找出理由呢?

学生很快就能找到诸如“俄而雪骤”,“白雪纷纷”等关键词,因为这些关键词,更倾向于是在描述下的是一场鹅毛大雪,而不是一般的小雪粒。所以,将这样的雪比作“柳絮”比“撒盐”更精当。

这时,我们就有了两个看起来非常充分的理由,一个是“美不美”的理由,另外一个是“像不像”的理由。

但接着的问题来了,“美不美”和“像不像”,在比喻这种修辞中,哪个要素应该排在第一位呢?

关于这个问题众说纷纭,有同学觉得“美不美”应该放在第一位,有同学觉得“像不像”应该放在第一位。

我继续深入引导,如果只是“美”而不“像”,比如,本来长得猪八戒的模样,你非要形容成“闭月羞花沉鱼落雁”之貌,美则美矣,但是却无法引发他人的共鸣。可见,从这个角度来说,“像”要比“美”更重要。

“像”与“美”兼具当然很棒,比如,还是说下雪,诗人岑参就有千古名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我以为就是因为这形容冬雪的语句既美且像,所以才那么动人,才流传千古。

但反过来,“像”而不“美”行不行呢?比如,李白的《北风行》中有“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飞落轩辕台”诗句,也非常经典。但把雪花比喻成席子,一片片席子铺天盖地飘落下来,竹席也好,草席也罢,美吗?

不美,但很像,李白把雪花比喻成席子实际上是极言雪花之大。由此可见,文学修辞中的“美不美”,和我们现实中常说的“好看”“不好看”还不能完全划等号,只要在具体的语境中,是形象的,是生动的,就是“美”的。反之,脱离了具体的语境,即使用再美的事物来形容,如果不能打动人心,不能引发共鸣,都是不美的。

我借助《咏雪》这篇课文,给学生传递了这样一个意识,要把文学修辞中的“美”和现实中的“美”有意识地区分开来。

回到这篇课文中来,谢道韫把下雪比成了“柳絮因风起”,因为“像”,也因为“美”,而且因为这种“美”能够很自然地和现实中的美联系起来,所以才成就了这样一个出色动人的比喻。

说实话,讲到这里,我很有一点小小的得意,因为我觉得在这个课上,可能比很多同行阐发得更深入。

按说,事情到此就该告一段落了。但是,过了相当长一段时间,当我查找其他资料时,偶然看到关于谢朗的介绍,也就是课文中的那个把下雪比喻成“撒盐空中”的“兄子胡儿”时,又有新的疑问产生了,甚至回过头来觉得我在讲《咏雪》这篇课文时,存在巨大的缺憾。

谢朗:(338-361),字长度,小名胡儿,陈郡阳夏(今河南周口太康)人,谢安之兄谢据的长子,官至东阳太守。“封胡羯末”四才子中的“胡”(封:谢韶。胡:谢朗。羯:谢玄。末:谢琰。皆小名)。少有文名,善言玄理,文词艳丽。《世说新语·言语》篇引《续晋阳秋》称他“文义艳发”,《文学》篇引《中兴书》说他“博涉有逸才”。(引自“百度百科”)

为什么看到这个资料,会产生新的疑问,甚至觉得之前讲课存在巨大的缺憾呢?

因为通过这个资料,可以清晰无比地看出,谢朗是货真价实的才子一枚,远非现在的某些通过各种手段拿了假博士文凭的家伙可比。当时就有“文义艳发”、“博涉有逸才”的美誉。

但是,为什么这个才子,在“咏雪”这个故事中,就成了谢道韫的背景板了呢?难道是强中自有强中手,能人背后有能人?

饶是如此,谢朗也应该是一个“正衬”的形象,而不应该是一个“反衬”的形象,怎么可能表现得如此笨拙,怎么可能选择“撒盐空中”这样一个看起来很笨拙,很可笑,一点也不具有美感的比喻呢?

或许,我传递给学生的信息也是如此,谢朗就是一个笨拙的背景板,就是为了从反面衬托谢道韫之高明的。可按常理而言,即使“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无论如何也不至于失常到这种地步啊。

这个问题一直萦绕我心,一直没有得到解决。直到有一天,看到公众号章黄国学转载的一篇文章,才有惊喜的发现,才对这个问题有了更新的认识。

这篇文章的题目是《说“撒盐空中差可拟”》,作者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古典文学专家沈玉成先生,该文最初发表于《文史知识》1991年第1期。

在这篇文章中,沈先生谈到:

从电视里看到,日本的“国技”大相扑,两位大力士在登上相扑台之前,每人都要撒一小把盐。此外日本电视连续剧《血的风波》,其中有这样一段情节:豆腐店老板大野和亲家母话不投机,一怒而把她轰走,然后对妻子说:“撒盐。”这两件事联在一起,显然说明了这是一种古老的风俗。

后来,他又通过来访的日本留学生,进一步了解到日本的这一风俗。

在日本,凡是参加丧礼,仪式完毕后每个人都可以领到一个小包,其中就装着有盐。回家进门以前,必须把盐撒在自己身上才能踏进大门。毫无疑问,撒盐的功效在于辟邪气,祛不祥。

沈先生由此推测:

“礼失而求诸野”,在我国比较偏僻的地区是否还留存着这一风俗,我不清楚。不过,从《世说新语》这段故事来看,日本这一风俗应当是从中国进口的。日本是受汉文化影响最深的邻邦之一,晋唐以来的一些习俗、风气,有的在我国已经失传,在日本却相沿不废。这也是一件饶有趣味的事。在晋代肯定有撒盐的风俗,人们司空见惯,所以谢朗才随手拈来作为雪花的比喻。

原来如此!在“寒雪日内集”,在全家欢聚的情形下,谢朗把下雪必成“撒盐空中”,实际上是引用了“撒盐”可以“辟邪气,祛不祥”的风俗。从这个角度一看,谢朗这个比喻就不那么笨拙了。而文章中,谢安之所以对谢道韫的比喻“大笑乐”,特别的赞赏,只不过当时谢安更多从“形象”和“美感”的角度来肯定了谢道韫而已。

读“咏雪”,讲“咏雪”的这个实例,让我再一次更深刻地体会到了什么叫做“学无止境”。

原创文章,作者:静水流深,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igentan.com.cn/zhihuirensheng/317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