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古诗 虞世南(原文 翻译及赏析)

《蝉》

唐.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作者简介:虞世南,字伯施,初唐时期政治家,书法家,诗人,尤以文章著名。越州余姚人。

译文:蝉所饮的是甘冽的清露,鸣叫声从稀疏的梧桐林传向远方。声音远播是由于蝉站在高处,而不是因为有秋风相助。

赏析:此诗借咏蝉表现了诗人高尚的情操。是一首著名的托物言志的小诗。

首句以象征手法开篇,构思精巧。古时候,人们因蝉居高饮露,素以其为高洁品质的象征。此句明为写蝉,暗用比喻。诗人突破传统的将“垂緌”所暗示的官宦身份与“清”统一在“垂緌饮清露”的描写之中。进而为后文的议论埋下伏笔,匠心独具。第二句“流响出疏桐”描写蝉声远播。梧桐本就高大,用“疏”更衬托出其伟岸挺拔,且与尾句“秋风”呼应。蝉声以“流响”形容,其远播的情形因“出”字而更加形象化。

结尾两句是全篇的重点。诗人直抒胸臆,指出蝉声远播只因“居高”,而并非借助秋风之力,揭示了全文的主旨:人若拥有高尚的品格,即使不借助外物的帮助,也自然能够名扬天下。

唐朝有“咏蝉”三绝,清施补华在《岘佣说诗》中是这样评论的:“三百篇比兴为多,唐人犹得此意。同一咏蝉,虞世南之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是清华人语;骆宾王之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是患难人语;李商隐之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是牢骚人语。比兴不同如此。”

原创文章,作者:静水流深,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igentan.com.cn/zhihuirensheng/325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