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有味是清欢(诗句出处和全诗赏析)

《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北宋·苏轼

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白话翻译:

冬天的早上,细雨伴着斜风,带起一阵寒凉。

雨停后,金色的阳光洒在银色的沙滩上,一抹淡淡的白烟,几株稀疏的绿柳,衬得景色格外明媚。在更远一点的地方,洛涧穿过了沙滩,源源不断地,注入淮水之中。

人间有味是清欢(诗句出处和全诗赏析)

中午,我在家里喝茶,乳白色的茶水上浮着雪花般的浮沫。饭桌子上,摆放着用蓼芽蒿茎嫩做成的春盘。人间最有滋味的,就是这种清淡、闲适的欢愉。

苏轼曾经写过一首《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里面有一句“斜风细雨不须归”。这句词表达的是,一个人在面对人生中的大风大浪时,表现出来的坦然。

同样,在这首《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的第一句里面,他又写了“细雨斜风作晓寒”。

在十二月的早上,斜风夹着细雨,应该是透骨的寒凉。可是现在的苏轼,完全没有把它放在眼里。因为他已经经过了太多的风浪,早把这些东西看作平常了。

在词的第二句中,他马上就写“淡烟疏柳媚晴滩”。这说明,在风雨过后,天气已经变得晴朗了。

元丰三年(公元1084年),此时距离“乌台诗案”,已经过去了五年时间。在这五年中,苏轼的心境又有了一番变化。

人间有味是清欢(诗句出处和全诗赏析)

在被贬到黄州时,苏轼的精神遭受了极大的打击。因为壮年获罪,感觉前途渺茫,苏轼甚至产生了“也拟哭途穷,死灰吹不起”的绝望与悲观。

不过,他很快就通过学习禅学、历史,调整好了自己的心情。后来,宋神宗因为爱惜他的才华,不顾朝臣反对,把他调到汝州

尽管仍然是一个团练副使,但是感觉距离回京,又进了一步。所以说是“雨过天晴”,正如这首词中所描写的沙滩上那样,风景明媚。

词的第三句,写的是一条叫洛涧的小河,源源不断地流向淮河。按理说,苏轼当时是不可能看到这个场景的,这完全是出于他的想象。那么,苏轼为什么要写这个想象中的场景呢?

这句诗要表达的真实意思是说,他的心境已经发生了变化。尽管形势开始变得对他有利了,他的生活也有所改善,但他并不想继续留在官场。

他已经找到了一条,在生命当中获得快乐的途径。就像一条细小的涧水,源源不断地流淌到大河之中。

人间有味是清欢(诗句出处和全诗赏析)

这首词的上半阕,主要是通过寓情于景的方式,来描写自己这几年间的遭遇与人生的晴雨变化。与上半阕的浓墨重彩不同,下半阕苏轼只写了一个生活场景,以及两样事物。

先说中午在家里饮茶的场景。宋朝人饮茶是用点茶法,过程有多道以工序,极为讲究,也比较耗时。制作过程中,乳白色的茶水上面有雪花状的浮沫。他吹开浮沫品尝新茶。

这时,在他的餐桌上面,正摆放着蓼芽、蒿茎之类的时鲜蔬菜,这是一种古代的饮食习俗。

根据《风土记》记载:古人在元旦时,会用葱、韭、蒜、蓼、蒿芥等五种鲜蔬杂而食之,称作“五辛盘”。这些带香辛味道的菜,只是家常菜肴,苏轼吃着却很开心。

于是他通过这个很简单的生活场景,向大家传授人生经验。告诉读者:人间最有滋味的,最能让人欢愉的,就是过着这种清淡日子。

后来明人洪应明作《菜根谭》说“嚼得菜根,百事可为”,当中大概是同样的心态了。

原创文章,作者:静水流深,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igentan.com.cn/zhihuirensheng/328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