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醒桃花开,黄鹂歌唱燕归来,惊蛰日,和大家一起品读最经典的6首惊蛰诗词,让我们一起走进诗词里的惊蛰,去感受春雷震,蛰虫出,大地春回,春耕忙的浓浓春意!
【01】春日杂兴五首
宋 · 陈棣
料峭寒犹薄,阴云带晚烟。
雨催惊蛰候,风作勒花开。
日永消香篆,愁浓逼酒船。
为君借余景,收拾赋新篇。
微风渐暖,大地回温,春寒渐褪,此时此节,惊蛰就像有了人的感情似的,它感受到了春雨的呼唤,感受到了春风的吹拂。
“雨催惊蛰候,风作勒花开。”春雨一场接着一场,催促着惊蛰气候的到来,和暖的春风,吹醒大地万物,催促着花儿快快绽放。
白昼开始变得漫长,春日的和暖天气最容易引发人们伤春的愁绪,真可谓是借酒浇愁愁更愁,不如向白昼借来这傍晚余景,吟诗作赋吧!
春雨催惊蛰,春风催花开,一缕春愁似酒弥漫,酒化不开愁,不如将这愁放下,尽情去欣赏季节赠给我们的这美好春光!
【02】春晴泛舟
宋 · 陆游
儿童莫笑是陈人,湖海春回发兴新。
雷动风行惊蛰户,天开地辟转鸿钧。
鳞鳞江色涨石黛,嫋嫋柳丝摇麴(qū)尘。
欲上兰亭却回棹,笑谈终觉愧清真。
“雷动风行”惊蛰至,宇宙仿如“天开地辟”别有一番新的气象,波光粼粼的湖水,淹没黛色的礁石,袅袅娜娜的柳丝飘摇,色淡如黄尘。
王安石有诗云:“含风鸭绿粼粼起,弄日鹅黄袅袅垂。”说春日的水是水绿的,柳丝是鹅儿黄一般的嫩黄色。
而陆游说“涨石黛”,“摇麴尘”,春日的江水正因为绿,淹没那礁石,远远望去,黛绿黛绿的,绿得发黑;飘摇在风中的柳丝是淡淡的黄,多么美的一幅湖光春色图!
这样明媚的春色若是不能好好欣赏,岂不辜负了这一番春意!
在如许春色面前,不问年龄,不管老否,每个人都在为这春光添一抹亮丽的色彩!
【03】山房
宋 · 陈允平
轩窗四面开,风送海云来。
一阵催花雨,数声惊蛰雷。
蜗涎明石凳,蚁阵绕山台。
此际衣偏湿,熏笼著麝煤。
要说谁最先感知惊蛰的到来,那一定是山林田野的花虫鸟语。
山间竹林,村舍人家,轩窗四敞,春风拂过,白云袅袅,惊蛰雷数声,一阵春雨,催开百花。
旁边的石凳上,一只蜗牛悄悄爬过,留下一道晶莹明亮的涎水,蚂蚁们忙着列阵,绕着山丘来回地跑。
惊蛰时令,百虫蛰而出,百花在阵阵春雨中,灼灼而待芳华,此时漫步在山间田野,去感受大自然在此刻的萌动,定是一件极美妙的事吧!
【04】观田家
唐 · 韦应物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
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
饥劬(qú)不自苦,膏泽且为喜。
仓禀无宿储,徭役犹未已。
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
德宗兴元元年,韦应物担任滁州刺史期间,看到春耕时节,农民辛勤劳苦的场景,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千古流传的田园诗作《观田家》。
一场微细的春雨,百草焕发新的生机,一声隆隆的雷声,惊蛰时令已到。
田家的农人能有几日空闲呢,春耕从惊蛰这日就要开始,年轻力壮的青年都要去田里耕种,门前的场院也要收拾出来准备种菜。
从田间归来,常常已是夕阳西落,还要牵着牛犊到村西边饮泉水,挨饿辛劳的农夫却不觉苦,一场“贵如油”的春雨,就让他们欢喜不已。
可即使是这样整日的忙碌,百姓们家里也没有存粮,官府的徭役却没完没了,此时韦应物的心里该是一种怎样难以言说的心情啊!
“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看到如此辛劳的他们,我的内心深感惭愧,我所得的俸禄可是全都出自这些日夜耕种的百姓啊!
所以《观田家》不仅仅是一首田园诗,更是一篇诗史,一声惊雷,一场微雨,让我们看到了古时人们春耕的忙碌,更看到了百姓们苦不堪言的底层生活,春耕农事,从无小事!
【05】咏廿四气·惊蛰二月节
唐·元稹
阳气初惊蛰,韶光大地周。
桃花开蜀锦,鹰老化春鸠。
时候争催迫,萌芽互矩修。
人间务生事,耕种满田畴。
元稹的咏二十四节气诗,可以说是广为传颂的节气诗歌。
“阳气初惊蛰,韶光大地周。”惊蛰日,阳气上升,气温回暖,大地春回,韶光弥漫。
惊蛰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鸣,三候鹰化为鸠,春天自然少不了灼灼耀华的桃花,而尤以山桃花盛开最早,惊蛰日便似蜀锦般绚丽多彩,绽放枝头,老鹰隐去,到处是黄鹂春鸟婉转动听的歌唱。
惊蛰过后,春耕农忙,山野田家到处是人们耕种的身影,一派生机盎然,春耕播下的不仅是作物,更是人们心中希望的种子吧!
【06】秦楼月
宋·范成大
浮云集,轻雷隐隐初惊蛰。初惊蛰,鹁(bó)鸠鸣怒,绿杨风急。
玉炉烟重香罗浥。拂墙浓杏燕支湿。燕支湿,花梢缺处,画楼人立。
范成大所作《秦楼月》共有五首,都是写春闺少妇怀人念远之情,前四首分别写一天的朝、昼、暮、夜四时的心绪,最后这首《秦楼月·浮云集》便是写的惊蛰日的情思。
雷声隐隐惊蛰至,绿杨随风,女主人公倚楼而立思念起远方的人,远方的人在哪里,不得而知,浓杏拂墙,燕支重色,待见那“花梢缺处,画楼人立。”
试问这样好的春色却无人共赏,心中又徒添几许失落?花色重楼,楼中人独倚,又有多少诉不尽的情思更无人说?
原创文章,作者:静水流深,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igentan.com.cn/zhihuirensheng/350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