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暴自弃的出处和故事

孟子曰:

“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言非礼义,谓之自暴也;吾身不能居仁由义,谓之自弃也。”

这里孟子列举出了人的两种状态,一种叫自暴,一种叫自弃。

我们现在所说的那个成语“自暴自弃”就是从这里来的。

所谓自暴,即“言非礼义”者,说话不合礼义之道就是自暴。

古话讲“要知心腹事,但听口中言”,一个人嘴上说出来的话,往往就能体现出他的思想。

鬼谷子也曾讲:“口者,心之门户也。”

所以一个人如果说出来的话都不合礼义,那么这个人内心便绝不会是非常纯正的。

不过说到“礼义”便不得不提,由于后世封建帝制的利用和歪曲,“礼义”的概念在后世总是被人们不自觉的与封建统治、压迫相联系,被迂腐化和死板化。

但其实,在孟子当年所提出的“礼义”是一种在广义上的道德精神,绝非封建教条。

所谓“礼”,古义特指敬事、祭祀类的活动,这些活动是要严格遵守规矩和流程的,且内心要保持崇敬。

所以后世便用“礼”来形容做事说话的礼节、规矩,这是一种遵规精神的体现。

而“义”,并不是人们常说的兄弟义气,那是墨家的精神,儒家的“义”指的是做人的道理、正道。

所以“礼义”合在一起便是在强调人们的说话做事不能肆无忌惮,要懂得礼节,合乎规矩,这是修养德行的体现。

而“言非礼义”就是说这个人说话完全不懂规矩,非常没有礼貌。

例如跟长辈、老师或是领导讲话不用尊称,直呼其名;亦或是公共场合大呼小叫、胡言乱语。

在这种言论表现的背后,其实是一种狂妄自大的心态,骄傲自满、刚愎自用,自我意识非常强。

这就是“自暴”。

所以孟子说“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对于这种自我意识非常强的人,你很难与他交流,他根本听不进去你的意见。

而与之对应的“自弃”则刚好相反,内心非常自卑,做事情总是灰心,认为自己做不好。

孟子说“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跟这样的人没有办法合作做事,他做不成事情。

而为什么后世要把自暴和自弃放在一起呢?因为自暴与自弃其实就是一体两面,也就是自负与自卑的关系。

自我意识极强的人往往内心深处隐藏着自卑,而自卑到了极致的人又往往要用狂妄去对抗自卑。

比如当代很多年轻人很喜欢打游戏,打到了全国前几的名次,情绪一下非常高涨,觉得自己非常了不起。

但转念一想,游戏打的再好,有什么用呢?除了打游戏别的什么也不会,顿时又觉得自己一无是处,情绪非常低落。

仔细留意一下其实能够发现,我们绝大多数人无时无刻不处在自暴与自弃这两种矛盾情感的反复跳跃态,且大部分人不是意识不到,便是停不下来。

所以,也就有了挣扎在这娑婆世界中求而不得的芸芸众生。

其实,人这一生就是一个不断追求的过程。

不论是对金钱、物质所带来的肉体愉悦的追求,对信仰带来的心灵归宿感的追求,对做成事业所产生的成就感的追求,亦或是对亲人朋友所带来的情感满足感的追求等等。

其归根结底,不过幸福二字。

换言之,人们费尽心思的一切追求都不过是为了幸福,可幸福到底是什么,绝大多数的人们都没有仔细思考过,甚至可以说绝大多数的人们并不懂真正的幸福到底是什么。

其实,幸福很单纯,它不过是一种绝对主观的情感体验,为什么我们会觉得不幸,因为我们心无所安。

我们大部分人折腾一生,都不过为了自己这身百余斤的大肉,可这身大肉不是“我”,是我们借来的,不到百年后便要化为尘土。

真正的我,让我们意识到自己,让我们有了我和幸福的概念的是我们的心。

心自己都没有着落,还要整天让心去伺候这身烂肉,供着它们吃喝享乐,怎么会感到幸福呢?

所以孟子讲:“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

真正的明白人,住的是“心宅”,走的是“心路”。

就是将“仁境”作屋子,给心安置好,做事“由义”,有一个正当的义理来遵循。

这样把心安顿好,稳住了,不再左右跳跃、自暴自弃了,就能够得到真正的幸福了。

可就是这么简单的道理和法门,人们却偏偏不理解,更做不到。

故而孟子高呼:“旷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明明幸福的归宿就在这里,人们就是不来,真是可悲啊!

这是孟子关于人生信仰的一些论述,对我的人生有一些启迪作用,值得思考。

原创文章,作者:静水流深,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igentan.com.cn/zhihuirensheng/425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