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致知”出自儒家经典《大学》,原句为“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
意思是:要想获得真知,就要观察分析研究事物;认真观察分析研究事物,就可以获得真知。
格物致知给我们解决问题提供了基本的方法论。
我们的知识归根结底来源于实践活动,格物致知的“格物”就是有意识地观察分析研究事物,就是有效的实践活动。而所“格”之“物”则泛指一切客观事物,既可以是物,也可以是事。我们总结工作找出经验,总结就是“格”,被总结的工作就是“物”,得出的经验教训就是所致之“知”。面对学习生活工作中的难题,我们就可以运用格物致知的原理,认真研究、思考、分析,总可以找出一定的办法来。
格物致知是一个贯穿了实践、思考、学习的完整过程。
有一个“阳明格竹”的故事,说明朝大理学家王阳明年轻时为了格物致知,就邀朋友一起“格竹”。两人在竹园中对竹枯坐数日,最终以王阳明口吐鲜血、大病一场告终。后来王阳明走上了另一条路,创立了阳明心学。他“格竹”的故事常常被用来否定格物致知,但这是不客观的。他对竹枯坐并不是真正的的“格竹”。没有深入细致的观察研究、没有周密审慎的思考、没有对有用信息的及时吸收,“格物”就只是空话,也就无从“致知”了。如果认真观察研究分析竹子,未必不能得到一些有用的知识。比如我们可以知道竹子的习性、功用、生长规律等方面的信息,进一步还可以由竹子的习性引发一些对人生的启迪,如正直、虚心、谦逊等。
格物致知不能寄望于“格一物”而“致全知”,不能指望一次实践解决全部问题。
王阳明“格竹”的失败也告诉我们这样的道理。年轻的王阳明希望通过一次“格竹”找到“成为圣人”的道路,这个目标显然是不切实际的。要想得到关于人生的系统性的真知,需要去格“人生”,而且恐怕不能是一个人的人生,而需要研究很多人的人生。
所以,格物致知不是一个通用的公式,而是一个不断从实践中获取知识、从科学实践中获取真知的持续过程。
原创文章,作者:静水流深,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igentan.com.cn/zhihuirensheng/426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