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即是空(成语出处和解析)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出自于唐代高僧玄奘的《心经》里的这句话,大家非常耳熟,甚至是某些人的口头禅。

可是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单纯从字面上看,也就是劝导我们,不要做好色之徒。色字头上一把刀,要随时警醒自己。

从内涵,以及结合现实社会来分析,这句话的意思,应该是以下几种。如果你看懂了,内心会很通透。

色即是空(成语出处和解析)

01

无色,本是多种“颜色”。

天亮了,我们能看到外面的世界,也能看到很多人,这是太阳光给我们的恩惠。

太阳光如果不去分解,就是白色的,非常透明的。要是用仪器进行分解,就会发现,光是有七色:红、橙、黄、绿、青、蓝、紫。

再细分,就会发现更多的色彩了。如褐色、淡青色等等。

在上学的时候,老师告诉我们,白色是最复杂的颜色。这就是“无色就是多彩”的道理。

类似的道理,还有很多。

我们吃饭的时候,说“一碗饭、一顿饭”。如果你拆解一番,就会看到柴米油盐酱醋茶。闻一闻,还有不同的香味。甚至你会发现,饭菜是色香味俱全的。

其实,无色无味是一种做人的境界。

如果你被表面上的东西迷惑了,就是“无明”,说明你单纯看到“无色”,而没有拆解事物的本身。

当你把事物拆解成很多东西的时候,你就没有疑惑了。比方说,一个闹钟,你拆开了,又重新安装好了,就不再觉得有多神秘了,算是悟透了。

无色的境界,就是让你有一种条件反射:看到任何东西,都能心中有数,不会被其迷惑。

色即是空(成语出处和解析)

02

空色,待人无差别心。

“色即是空”的词语解释里,有这样一句话:“上乘人一切无住,无分别心,亦无无分别心,至于言语道断,清静光明。”

空也无,无也无,把眼前的一切,都当成“空”,你就会发现,做人有三种境界: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

简单来说,就是返璞归真,而不是单纯从一件事、一个人的外表来判断。

美女不一定美,也许有蛇蝎心肠。比方说,妲己,褒姒,导致一个时代,出现的昏君。

山水里,有画眉鸟在歌唱,也有毒虫、老虎在树下对着画眉鸟,虎视眈眈。

你不能偏向美色,也不能否定美色;不能喜欢画眉鸟,就厌恶老虎和毒虫。能够做到这一点的人,就真正“公平公正”了。

西晋时,有一个女子郝氏,本是三国时零陵太守郝普的女儿,因为家道中落,她不得不抛头露面去挑水、劈柴、种菜等。但是她从来不丢大家闺秀的本色,对于别人的目光,不会做出回应。

官员王湛从她身边路过,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但是她目不斜视,安静地打水。

后来,王湛降低姿态,娶郝氏为妻,婚姻很美满,郝氏也因此改变了命运。

在普通人眼里,遇到有权有势的人,就会“眼睛睁大”,还说阿谀奉承的话;遇到很卑微的人,就不屑一顾。趋炎附势的问题,情不自禁就冒出来了。

不管是单位上,还是亲戚朋友交往,习惯性去追求利益,认为比自己更强的人,会拉自己一把。而事实上,比自己弱的人,才是真正成全自己的人。

比方说,你要创业致富,选择客户很重要。但是你更要明白,是你手下的工人,支撑了你的事业。工人们是弱者,但是没有他们,你的财富就是“无根之木”。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保持这样的心态,你就能正常与人交往了,看待外界的物体,也不会一惊一乍了。看到任何价格的车,都是代步车,而不是盯着价格,发出一声尖叫;吃红烧肉或者白菜,都是填饱肚子,非常快乐,而不是挑三拣四。

色即是空(成语出处和解析)

03

不色,人生无欲则刚。

一般的人认为,“色即是空”,主要劝导我们,不要好色。也有一定的道理。

人生百年,谁都会变老,美女也会变成大妈、老太太。最后,我们都是一堆黄土。

你爱别人的青春,却不爱别人的老年,这是忘恩负义。

你吃着碗里,瞧着锅里。你就是贪心不足,连当下的幸福,都无法拥有。

富豪胡雪岩,曾经受朋友的委托,照顾朋友的妻子。胡雪岩说:“放心,兔子不吃窝边草。”

过了一阵子,朋友再次找到胡雪岩,发现妻子变成了胡雪岩的小妾,于是非常生气。

胡雪岩说:“有草何必满山跑。”

人性的丑陋面,立马就暴露出来了。我们要悟透“色即是空”,就要把丑陋面去掉。

不管是好色,还是贪财,都要适可而止。

你不去贪图多余的东西,自然就会少麻烦。就是脏水泼到你身上,也没有关系,人是问心无愧的。这就是人最刚强的地方。

做人最怕的,不是没钱,而是理亏,心乱。心乱了,啥事都不成功。

色即是空(成语出处和解析)

04

“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惠能进曰:‘非风动,非幡动,仁者心动。’”

到底是外物在动,还是自己在动?这是一门学问,也是做人的定力。如果你做到了心静如水,就会发现,一切都是空空如也,一切又能为己所用。

平静的湖面,会倒映周围的一切;宽大的心,会容下全世界。

内心有空,就永远不会盈满,因此可以持续容纳;如果觉得满了,就放手,腾空自己。

做人,无色无味,多姿多彩。

原创文章,作者:静水流深,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igentan.com.cn/zhihuirensheng/429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