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龄的送别诗8首,情真意切感人心

芙蓉楼送辛渐二首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丹阳城南秋海阴 ,丹阳城北楚云深。

高楼送客不能醉 ,寂寂寒江明月心。

公元739年,王昌龄被贬至岭南,次年遇赦北归,朝廷将他派往江宁,担任江宁县丞,相当于县令的副手。虽然王昌龄被赦,此时的他依旧是谪宦,心情非常低落。

公元742年秋天,好友辛渐由镇江经过扬州,沿着运河去洛阳。感伤之际作此诗。

诗词大意为:

秋冬时节的冷雨连夜洒遍吴地江天,天亮的时候送别好友只留下楚山的孤影。到了洛阳,亲友若是问起我来,就说我的心依然像玉壶里的冰一样纯洁,未受功名利禄等世情的玷污。

往丹阳城南望去,只见秋海阴雨茫茫;向丹阳城北望去,只见楚天层云深深。芙蓉楼上送你离去,心情悲愁,喝酒也不能尽兴。四周一片寂静,对着寒冷江天,只有高悬的明月照我心。

这两首诗从送别的时间和情节来说是“倒叙”。

王昌龄被贬的理由居然是不可思议的“不护细行”,这对一位正直的文人来说是天大的耻辱。

早在六朝刘宋时期,诗人鲍照就用“清如玉壶冰” 来比喻高洁清白的品格。自从开元宰相姚崇作《冰壶诫》以来,盛唐诗人如王维、崔颢、李白等都曾以冰壶自励,推崇光明磊落、表里澄澈的品格。

以晶莹透明的冰心玉壶自喻,正是基于他与洛阳诗友亲朋之间的真正了解和信任,这决不是洗刷谗名的表白,而是蔑视谤议的自誉。因此诗人从清澈无瑕、澄空见底的玉壶中捧出一颗晶亮纯洁的冰心以告慰友人,这就比任何相思的言辞都更能表达他对洛阳亲友的深情。

第二首说的是头天晚上诗人在芙蓉楼为辛渐饯别时的情景。

王昌龄的送别诗8首,情真意切感人心

送柴侍御

沅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王昌龄被贬龙标尉时写的一首诗。据记载,唐玄宗天宝七载,也就是公元748年,王昌龄的好友柴侍御从龙标前往武冈,王昌龄写出了这首诗为他送行。

诗文大意为:

沅江的波浪连接着武冈,送你不觉得有离别的伤感。你我一路相连的青山共沐风雨,同顶一轮明月又何曾身处两地呢?

以化“远”为“近”,使“两乡”为“一乡”。语意新颖,出人意料,然亦在情理之中,因为它蕴涵的正是人分两地、情同一心的深情厚谊。

而这种情谊也是别后相思的种子。又何况那青山云雨、明月之夜,更能撩起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一面是对朋友的宽慰,另一面已将深挚不渝的友情和别后的思念,渗透在字里行间了。

王昌龄的送别诗8首,情真意切感人心

《送魏二》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同样是王昌龄贬龙标尉时,当是在一个清秋的日子(从“橘柚香”见出)送别友人时在宴会上所创作的,为客中送客之作。

诗文大意为:

在橘柚飘香的江楼上醉饮话别,江风把那细雨吹进小舟,顿感丝丝寒凉。

想象你独自远行在潇湘明月下,满怀愁绪在梦里静听猿啼悠长。

“醉别江楼橘柚香”是点明送别魏二的饯宴设在靠江的高楼上,空中飘散着橘柚的香气,环境幽雅,气氛温馨。 一个“醉”字,暗示着“酒深情亦深”。

“江风引雨入舟凉”字面上只说风雨入舟,却兼写出行人入舟;诗中不仅写了江雨入舟,然而“凉”字却明白地表现出登舟送客的惜别场景来,“凉”字既是身体上的感触,更暗含诗人心中对友人的不舍和对离别的伤怀。

三四句“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为行人虚构了一个境界:在不久的将来,朋友夜泊在汉湘之上,那时风散雨收,一轮孤月高照,环境如此凄清,行人恐难成眠吧。即使他暂时入梦,两岸猿啼也会一声一声闯入梦境,令他睡不安恬,因而在梦中也摆不脱愁绪。

王昌龄的送别诗8首,情真意切感人心

送郭司仓

映门淮水绿,留骑主人心。

明月随良掾,春潮夜夜深。

具体创作时间不详。

诗文大意为:

月光下碧绿的淮水映照在屋门上,我再三挽留即将远去的郭司仓。

然而客人难留,只有明月追随他而去,我的思念就如春潮翻滚不息。

此诗写春日送别友人,以淮水春潮为喻,委婉含蓄地抒发了对友人远行的依依不舍之情与无限思念。

“映门淮水绿,留骑主人心。”点明时间和地点。这是临水的地方,淮河碧绿的颜色被映在门上,应该是晚上吧,白天太阳下水的影子应该是闪烁不定的,不能看清楚颜色。只有静夜下平静的水面才会将绿色抹在人家的门户上吧。

“明月随良掾,春潮夜夜深。”句都有祝福的意思。尤其用渐渐高升的明月来比喻朋友将要得到的发展,表明诗人不但希望他能高官厚禄,而且希望他能成为清正廉明的好官,诗人真是在用善良的心对待朋友。

王昌龄的送别诗8首,情真意切感人心

送狄宗亨

秋在水清山暮蝉,洛阳树色鸣皋烟。

送君归去愁不尽,又惜空度凉风天。

创作时间不详。

诗文大意为:

秋水清澈蝉鸣不歇,远望暮色苍茫,洛阳树色依稀可辨。

送君离去后心中愁绪无穷尽,只能空度这凉风飒飒的秋天。

“秋在”“暮”字可以看出送行的时间是秋天的傍晚。“水清”,说明天晴气爽,“暮蝉”,黄昏的时候还有蝉在鸣叫。“洛阳”是诗人与狄宗亨惜别的地方,也就是今河南省洛阳市;“鸣皋”,狄宗亨要去的地方,在河南省嵩县东北,陆浑山之东有“鸣皋山”,相传有白鹤鸣其上,故名。又称九皋山,山麓有鸣皋镇。本句中的“树色”和“烟”是写景,暮色苍茫中洛阳“树色”依稀可辨,这是实写;在洛阳是看不到鸣皋的“烟”的,但与朋友惜别时,向朋友要去的地方望去,烟雾朦胧,这是虚写。

诗的后两句直抒情怀。“愁不尽”说明两人情谊非同一般和作者的依依不舍之情,后句侧重点是“空度”,他说,你走了我很惋惜无人与我做伴,只能白白度过这个凉风飒飒、气候宜人的秋天。这两句语意浅近,而诗人与狄宗亨的深厚情谊却表现得十分深刻,即所谓“意近而旨远”。

王昌龄的送别诗8首,情真意切感人心

送任五之桂林

楚客醉孤舟,越水将引棹。

山为两乡别,月带千里貌。

羁谴同缯纶,僻幽闻虎豹。

桂林寒色在,苦节知所效。

同样也是作于龙标任上。任五大概也是一个被贬谪的地方官。诗人送任五去桂林任职,而以“苦节”相勉。

诗文大意为:

任五在孤独的船上喝酒,船行走在越水之上。山在两乡之间,月在千里之外。被贬谪流放如同射鸟的箭一样,在荒僻幽远的地方有老虎和豹子。桂州都还很冷,现在只能勤俭节约才能够生活。

孤、别、羁谴、寒、苦等字都都是常见的离别字词,充分说明离别之苦和朋友所处环境的恶劣。

王昌龄的送别诗8首,情真意切感人心

巴陵送李十二

摇曳巴陵洲渚分,清江传语便风闻。

山长不见秋城色,日暮蒹葭空水云。

王昌龄在写送李白的《巴陵送李十二》时,李白正在去流放夜郎的途中,正是李白最为失落的时候。

诗文大意为:

摇荡在巴陵飘荡于大洲小渚之间,清风会传来消息。山长城小难见秋色;日落秋深有兼葭。

前两句“摇曳巴陵洲渚分,清江传语便风闻。”任小舟在巴陵的江面上漂荡我们举杯畅饮,把酒诗话的声音落到远方,连清风都被我们相聚的喜悦所感染。

后两句“山长不见秋城色,日暮蒹葭空水云。”这山长水远连秋色都来得迟了,在落日下只见芦花荡、芦荻飞扬,与空中的云朵在水际融为一体。在这水天一色的风景中两个诗歌奇才就这样暂时忘记了人生的烦恼,举杯推盏,对酒当歌。

王昌龄的送别诗8首,情真意切感人心

原创文章,作者:静水流深,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igentan.com.cn/zhihuirensheng/499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