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古诗5首,看古人眼中的大暑

大暑,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

意味着,秋天马上就要来临了。

但是,千万别高兴太早,因为大暑通常在“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段。

做好防晒是必要的事情,同时雨水也会增多。

因“二十四节气”是古人依农耕总结而定,故民间有“大雨不时行,国无恩泽”之旧说。

在某些地方,如广东,大暑这一天有吃“仙草”的习俗,所以对于奶茶爱好者来说,这是一个利好的消息。

现在,你可以光明正大地去喝一杯“烧仙草”了。

同时,大暑又名“半年节”,时光匆匆: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大暑古诗5首,看古人眼中的大暑

今天,我们用5首古诗词纪念这一节气,一起回到古农耕时代,沉浸式体验“大暑”下的古人生活。

大暑三秋近,林钟九夏移。

桂轮开子夜,萤火照空时。

菰果邀儒客,菰蒲长墨池。

绛纱浑卷上,经史待风吹。

出自元稹《咏廿四气诗 · 大暑六月中》

元稹笔下有完整的“二十四节气”诗,这是不小的成就,他在题中写“大暑六月中”(古时只有农历),说明元稹作此诗时,大暑为阴历6月中旬。

与今天相较,差了一周左右。

“三秋”原泛指秋天,七月是孟秋、八月称仲秋、九月为季秋,但是在这里,三秋指秋收、秋耕、秋种,因为离9月还远。

大暑古诗5首,看古人眼中的大暑

“林钟”指古乐十二律,分为六律六吕,林钟则是六吕之一,也就是说,大暑过后,吟诵夏天的诗歌就听不到了。

“九夏”泛指夏天,周朝有九种乐曲,所以亦指古乐名,同时还有“九州华夏”之说,九州分别为:九州顺序分别是: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和雍州。

陆游有诗: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所以元稹这首诗,简单释义为:大暑已至,夏歌将止,月亮在子夜高悬,萤火中轻灵舞蹈,用蔬果招待文雅之士,共赏池中蒲叶,与儒者谈经论道,一起吹着晚风。

这是一派很安逸恬静的消夏之景,令人神往。

大暑古诗5首,看古人眼中的大暑

赤日几时过,清风无处寻。

经书聊枕籍,瓜李漫浮沉。

兰若静复静,茅茨深又深。

炎蒸乃如许,那更惜分阴。

出自曾几《大暑》

曾几,南宋诗人,被列为“江西派”诗流,句闲雅清淡,如这首《大暑》:

炎热的夏日还没有过去,清风还无处寻觅,浮瓜沉李后,读一卷古籍;兰花静静地开放,草庐许久没有访客,天气闷热如此,更得珍惜每一寸光阴去好好读书。

“茅茨深又深”说明诗人此时是闲居状态,或为避夏,或已经辞官隐居乡野。

从“沉瓜浮李”来看,当是已经致仕远离繁华,回到了故里,同时说明诗人好读,很勤奋。

大暑古诗5首,看古人眼中的大暑

老柳蜩螗噪,荒庭熠燿流。

人情正苦暑,物怎已惊秋。

月下濯寒水,风前梳白头。

如何夜半客,束带谒公侯。

出自司马光《六月十八日夜大暑》

司马光这首诗,当是作于洛阳,初年王安石变法,司马光政见不合,主动退居东都任闲职。他说“人情正苦暑,物怎已惊秋”,说明还是在为朝中事而忧烦。

尤其是尾联“如何夜半客,束带谒公侯”,或可证明这已经是他居洛阳的晚期了。

在洛阳15年期间,司马光主持编修了《资治通鉴》,这是了不起的成就,但从诗中可以看出来,司马光的心情还是比较惆怅的,他渴望回朝执政,哪怕已经两鬓生霜。

神宗驾崩后,哲宗继位,高太后临朝,司马光得以复相,只是好景不长,不到一年时间司马光就病逝了,终年68岁。

大暑古诗5首,看古人眼中的大暑

蕲竹能吟水底龙,玉人应在月明中。

何时为洗秋空热,散作霜天落叶风。

出自黄庭坚《大暑水阁听晋卿家昭华吹笛》

黄庭坚这首诗,当是作于宴席上,“晋卿”为王诜,词人、贵族,与苏东坡交好,所以“昭华”在这里应解宫乐女官。

古人有一个习俗,如果直接夸赞主人,会显得比较庸俗,有攀权之嫌,所以酒宴上一般会盛赞主人的家伎、或者美酒等其他事物。

适逢大暑,所以黄庭坚赋诗答谢主人,浅意为:这么美妙的竹笛声,当时四海龙宫才能听见,而吹笛的玉人更似嫦娥,本是大暑天酷热难耐,但听闻此曲后,疑似秋风扫叶,霜寒已至,令人神清气爽。

所以,这是一首很高级的“马屁诗”,虽然史料没有记载,但由此推断,这首诗黄庭坚当作于京师,为1085年以后,此时苏东坡已经回朝,荐秦观和黄庭坚为太学博士。

这也是秦、黄人生中最志得意满的时候。

大暑古诗5首,看古人眼中的大暑

新竹日以密,竹叶日以繁。参差四窗外,小大皆琅。

隆暑方盛气,势欲焚山樊。悠然此君子,不容至其间。

沮风如可人,亦复怡我颜。黄错开竹杪,放入月一弯。

绿阴随合之,碎玉光斓斑。我举大榼酒,欲与风月欢。

清风不我留,月亦无一言。独酌径就醉,梦凉天地宽。

出自郑刚中《大暑竹下独酌》

郑刚中,南宋诗人,抗金名臣,曾为秦桧所荐,但怒秦桧所作所为,后愤慨辞官,最终被秦桧所害。

郑刚中与岳飞、宗泽齐名,是金华在科举时代唯一的探花。

这首诗当作于1147年~1149年间,此时郑刚中遭秦桧打击,贬桂阳监之时,其中“悠然此君子,不容至其间。沮风如可人,亦复怡我颜”表现了他的气节,不卑不亢,令人敬仰。

而最后8句现在读来则显悲凉,尤其是“清风不我留,月亦无一言”两句。

所以诗人宁肯:独酌径就醉,梦凉天地宽。

两年后,郑刚中入狱,遭秦桧严刑拷打,折磨致死,所以在这样的节气里,再次借郑刚中的诗向英雄致敬!

原创文章,作者:静水流深,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igentan.com.cn/zhihuirensheng/508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