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己篇 第五 凡百十七条
《性理书》云:“见人之善而寻己之善,见人之恶而寻己之恶,如此方是有益。”
《景行录》云:“不自重者取辱,不自畏者招祸。不自满者受益,不自是者博闻。”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
《景行录》云:“大丈夫当容人,无为人所容。”
人资禀要刚,刚则有立。
《素书》兵书名。旧题黄石公撰,宋张商英注。以道、德、仁、义、礼五者为主旨,取老子之说为注释。云:“释己以教人者逆,正己以教人者顺。”
苏武曰:“不可以己之所能而责人之所不能,不可以己之所长而责人之所短。”
太公曰:“勿以贵己而贱人,勿以自大而蔑小,勿以恃勇而轻敌。”
鲁共公曰:“以德胜人则强,以财胜人则凶,以力胜人则亡。”
荀子曰:“以善先人者谓之教,以善和人者谓之顺。以不善先人者谓之谄,以不善和人者谓之谀。”
孟子曰:“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
太公曰:“见人善事,即须记之。见人恶事,即须掩之。”
孔子曰:“匿人之善,欺谓蔽贤;扬人之恶,欺谓小人。言人之善,若己有之;言人之恶,若己受之。”
马援曰:“闻人过失,如闻父母之名,耳可得闻口不可得言也。”
孟子曰:“言人之不善,当如后患何?”
康节邵先生曰:“闻人之谤未尝怒,闻人之誉未尝喜,闻人言人之恶未尝和,闻人言人之善则就而和之,又从而喜之。故其诗曰:‘乐见善人,乐闻善事,乐行善意。闻人之恶,如负芒刺。闻人之善,如佩兰蕙。’”
《诗》云:“心无妄思,足无妄走。人无妄交,物无妄受。”
《近思录》云:“迁善当如风之速,改过当如雷之烈。”
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知过必改,得能莫忘。
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直言诀》曰:“闻过不改,是谓过矣。愚者若驽马也。驽马自受鞭策,愚人终受毁捶,而不渐其驾也。”
道吾恶者是吾师,道吾好者是吾贼。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景行录》云:“寡言择交,可以无悔吝,可以免忧辱。”
太公曰:“多言不益其体,百艺不忘其身。”
太公曰:“勤为无价之宝,慎是护身之符。”
《景行录》云:“寡言则省谤,寡欲则保身。”
《景行录》云:“保生者寡欲,保身者避名。无欲易,无名难。”
务名者,杀其身。多财者,杀其后。
老子曰:“欲多伤神,财多累身。”
胡文定公曰:“人须是一切世味,淡薄方好,不要有富贵相。”
李端伯师说:“人于外物奉身者,事事要好。只有自家一个身与心,却不要好。苟得外物好时节,却不知道自家身与心,已自先不好了也。”
《吕氏童蒙训》曰:“攻其恶,无攻人之恶。盖自攻其恶,日夜自己点检,丝毫不尽则怃于心矣,岂有工夫点检他人耶?”
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孙真人《养生铭》:“怒甚偏伤气,思多大损神。神疲心易役,气弱病相萦。勿使悲欢极,当令饮食均。再三防夜醉,第一戒晨嗔。”
《景行录》云:“节食养胃,清心养神。口腹不节,致疾之因。念虑不正,杀身之本。”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脉诀》曰:“智者能调五脏和。”
吃食少添盐醋,不是去处休去。要人知,重勤学。怕人知,己莫作。
若欲不知,除非莫为。
老子曰:“欲人不知,莫若无为。欲人不言,莫若不为。”
《景行录》云:“食淡精神爽,心清梦寐安。”
老子曰:“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
道高龙虎伏,德重鬼神钦。
苏黄门曰:“衣冠佩玉,可以化强暴;深居简出,可以却猛兽;定心寡欲,可以服鬼神。”
《性理书》云:“修身之要: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
《景行录》云:“凡修身为学,不在文字言语中,只平日待人接物便是。取非其有谓之盗,欲非其有谓之贼。”
太公曰:“修身莫若敬,避强莫若慎。”
《景行录》云:“定心应物,虽不读书,可以为有德君子。”
《礼记》曰:“君子奸声乱色不留聪明。氵㸒乐匿礼不接心术。惰慢邪辟之气不设于身体。使耳目鼻口心知百体,皆由顺正以行正义。”
古人克己以避名,今人饰己以要誉。
君子则无古今无治无乱,出则忠,入则孝,用则智,舍则愚。
老子曰:“万般求生,不如修身。千般求生,不如禁口。”
太公曰:“身须择行,口须择言。”
《直言诀》曰:“治家治身者,犹如搆屋者先固基址。立身者先要其德行,成家者先要其产业。治家者须葺其房屋,舍修可以庇人物,立身可以奉神明。全家可以安长幼,治国可以保君子。若基址不实,屋必崩裂。心行若虐,身体危辱,家必丧亡。百姓离乱,国必倾坠,君臣何保?家若丧亡,长幼何托?身若危辱,神明何安?摧崩房屋,人物何庇?成败如斯,孰可察也?”
《警身录》云:“圣世获生乎,始觉寸阴胜尺璧,岂不去邪从正,惜身重命?如人未历于事,当明根叶之异,祸福之殊。根叶者,贤良笃行信为本,正直刚毅枝叶也。父母己身性为本,妻子财物枝叶也。一家之内粮为本,不急之物枝叶也。免辱免刑仁为本,倚财靠势枝叶也。疾病欲痊药为本,信卜巫医枝叶也。万事无过实为本,巧言装饰枝叶也。恩亲贤良敬为本,私好之人枝叶也。衣食饱暖业为本,浮荡之财枝叶也。为官治讼法为本,恣意拟断枝叶也。是故有根无叶可以待时,有叶无根甘雨所不能滋也。若务本业勤谨俭用,随时知足,孝养父母,诚于静闲,守分安身,远恶近善,知过必改,善调五脏,以避寒暑,不必问命,此真福也。”
《景行录》云:“祸莫大于从己之欲,恶莫甚于言人之非。”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苏武曰:“一言之益,重于千金。一行之亏,毒如蛇蝎。”
《近思录》云:“惩忿如救火,窒欲如防水。”
《夷坚志》云:“避色如避仇,避风如避箭。莫吃空心茶,少食中夜饭。”
利不苟贪终祸少,事能常忍得身安。频浴身安频欲病,学道无忧学道难。
太公曰:“贪心害己,利口伤身。”
《景行录》云:“声色者,败德之具。思虑者,残生之本。”
荀子曰:“无用之辨,不急之察,弃而不治。若夫君臣之义,父子之亲,夫妇之别,则日切磋而不舍也。”
子曰:“众好之,必察焉。众恶之,必察焉。”
太甲商王,成汤孙。曰:“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此之谓也。”
《景行录》云:“闻善言则拜,告有过则喜,有圣贤气象。”
子路闻过则喜,禹闻善言则拜。
节孝徐先生训学者曰:“诸君欲为君子,而使劳己之力,费己之财,如此而不为君子,犹可也。不劳己之力,不费己之财,诸君何不为君子?乡人贱之,父母恶之,如此而不为君子,犹可也。父母欲之,乡人荣之,诸君何不为君子?”
《论语》曰:“夫子时然后言,人不厌其言;乐然后笑,人不厌其笑;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
酒中不语真君子,财上分明大丈夫。
《大学》云:“富润屋,德润身。”
宁可正而不足,不可邪而有余。
《景行录》云:“为人要忠厚,若刻悛太甚,不肖之子,应之矣。”
德胜财为君子,财胜德为小人。
子曰:“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作福不如避罪,避祸不如省非。
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
子贡曰:“君子有三恕。有君不能事,有人而求其使,非恕也;有亲不能报,有子而求其孝,非恕也;有兄不能敬,有弟而求其听令,非恕也。士明于此三恕,则可以端身矣。”
老子曰:“自见者不明,自足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务者不长。”
刘会曰:“积谷帛者,不忧饥寒;积道德者,不畏凶邪。”
太公曰:“欲德量他人,先须自量。伤人之语,还是自伤。含血喷人,先污自口。”
太公曰:“贫而杂懒,富而杂力。”
孔子食不语,寝不言。
《论语》曰:“寝不尸,居不容。”
荀子曰:“良农不为水旱不耕,良贾不为折阅(折阅:减低售价,这里指亏损。阅:卖。)不市,君子不为贫穷怠乎道体。”
孟子曰:“饮食之人,则人贱之矣,为其养小而失大也。”
凡戏无益,惟勤有功。
太公曰:“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
孟子曰:“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
《景行录》云:“自满者败,自矜者愚,自贼者忍。”
太公曰:“家中有恶外已知之,身有德行人自称传。”
人非贤莫交,物非义莫取,忿非善莫举,事非是莫说。谨则无忧,忍则无辱,静则常安,俭则常足。
《曲礼》曰:“傲不可长,欲不可纵,志不可满,乐不可极。”
《素书》云:“行足以为仪表,智足以决嫌疑,信可以守约,廉可以分财。”
《景行录》云:“心可逸,形不可不劳;道可乐,身不可不忧。形不劳,则怠惰易蔽;身不忧,则荒氵㸒不定。故逸生于劳而常休,乐生于忧而无厌。逸乐者,忧劳其可忘乎?”
心无谄曲,与霹雳同居。
耳不闻人之非,目不视人之短,口不言人之过,庶几君子。
门内有君子,门外君子至。门内有小人,门外小人至。
太公曰:“一行有失,百行俱倾。”
《素书》云:“短莫短于苟得,孤莫孤于自恃。”
老子曰:“鉴明者,尘埃不能污;神清者,嗜欲岂能胶?”
《书》云:“不矜细行,终累大德。”
一星之火,能烧万顷之薪;半句非言,误损平生之德。
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荀子曰:“聪明圣智,不以穷人;济给速通,不争先人;刚毅勇敢,不以伤人。不知则问,不能则学。虽能必让,然后为德。”
《贤士传》曰:“色不染无所秽,财不贪无所害,酒不贪无所触。不轻他自厚,不屈他自安,心平则无怨恶。”
老子曰:“圣人积德不积财,执道全身,执利招害。”
蔡伯皆曰:“喜怒在心,言出于口,不可不慎也。”
卫伯曰:“宽惠博爱,敬身之基;勤学者,立身之本。”
子曰:“身居富贵而能下人者,故何人而不与富贵?身居人上而能爱敬者,何人而敢不爱敬?身居权职所以严肃者,何人而敢不畏惧也?发言而古,动止合规,何人敢违命者也?”
《颜氏家训》曰:“借人典籍,不可损坏而不还,皆须爱护,凡有缺坏就为补治,此亦士大夫百行之一也。”
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污也。”
紫虚元君戒谕心文:“福生于清俭,德生于卑退。道生于安乐,命生于和畅。患生于多欲,祸生于多贪。过生于轻慢,罪生于不仁。戒眼莫视他非,戒口莫谈他短,戒心莫恣贪嗔,戒身莫随恶伴。无益之言莫妄说,不干己事莫妄为。默默默,无限神仙从此得;饶饶饶,千灾万祸一齐消。忍忍忍,债主冤家从此尽;休休休,盖世功名不自由。尊君王,孝父母,敬尊长,奉有德,别贤愚,恕无识。物顺来而勿拒,物既放而勿追。身未遇而勿望,事已过而勿思。聪明多暗昧,算计失便宜。损人终自失,倚势祸相随。戒之在心,守之在志。为不节而亡家,因不廉而失位。劝君自警,于平生可惧可惊而可畏。上临之以天神,下察之以地祇。明有王法相继,暗有鬼神相随。惟正可守,心不可欺。戒之!戒之!”
孟子曰:“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肢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奕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
先儒曰:“未能植己,何以耘人?”
先儒曰:“妍丑不可太明,议论不可务尽。情势不可殚竭,好恶不可骤施。”
责人之非,不如行己之是。扬己之是,不如克己之非。
返回目录:明心宝鉴
作品推荐:
- 360安全浏览器
- QQ浏览器下载
-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 七剑十三侠
- 三剑客
- 三国演义
- 三遂平妖传
- 上海鲜花店
- 东周列国志
- 东游记
- 九命奇冤
- 乾隆下江南
- 争春园
- 二刻拍案惊奇
-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 五美缘全传
- 交际花盛衰记
- 倩女离魂
- 傲慢与偏见
- 儒林外史
- 儿女英雄传
- 元代野史
- 八段锦
- 初刻拍案惊奇
- 包法利夫人
- 北回归线
- 北游记
- 十日谈
- 千年修仙记
- 南回归线
- 双城记
- 变形记
- 合浦珠
- 名利场
- 后宋慈云走国全传
- 听月楼
- 吴江雪
- 周朝秘史
- 呼啸山庄
- 咒枣记
-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
- 唐诗三百首
- 喧哗与骚动
- 喻世明言
- 围炉夜话
- 在人间
- 型世言
- 基督山伯爵
- 堂吉诃德
- 增广贤文
- 声律启蒙
- 大卫·科波菲尔
- 大明正德皇游江南传
- 大清三杰
- 天工开物
- 失乐园
- 女娲石
- 好逑传
- 孽海花
- 守弱学
- 安娜·卡列尼娜
- 官场现形记
- 定鼎奇闻
- 宫女卷
- 封神演义
- 小窗幽记
- 局外人
- 山海经
- 巧联珠
- 巴黎圣母院
- 平山冷燕
- 幻中游
- 幻灭
- 幼学琼林
- 幽谷百合
- 度心术
- 引凤萧
- 归莲梦
- 德伯家的苔丝
- 快士传
- 快眼看书首页
- 恨海
- 悲惨世界
- 情梦柝
- 我是猫
- 我的大学
- 战争与和平
- 断鸿零雁记
- 新编绘图今古奇观
- 日瓦戈医生
- 明心宝鉴
- 明月台
- 春阿氏谋夫案
- 智囊全集
- 智除巨阉
- 曾国藩家书
- 最后的莫希干人
- 木兰奇女传
- 李鸿章与慈禧
- 杨乃武与小白菜
- 杨家将
- 格列佛游记
- 格言联璧
- 桃花扇
- 梅兰佳话
- 梦中缘
- 欧也妮·葛朗台
- 毁灭
- 母亲
- 水浒传
- 水浒后传
- 洗冤集录
- 洛丽塔
- 济公全传
- 浮生六记
- 海上花列传
- 海游记
- 清平山堂话本
- 源氏物语
- 漂亮朋友
- 牛虻
- 物种起源
- 狐狸缘全传
- 玉娇梨
- 玉梨魂
- 理智与情感
- 生命不能承受之轻
- 生花梦
- 白痴
- 百年孤独
- 百度
- 百战奇略
- 百花野史
- 石家庄网站建设
- 禅真逸史
- 窦娥冤
- 童年
- 第一美女传
- 第二十二条军规
- 简·爱
- 素书
- 红与黑
- 红楼梦
- 约翰·克里斯朵夫
- 终须梦
- 续金瓶梅
- 绿野仙踪
- 罗织经
- 罪与罚
- 老人与海
- 老残游记
- 老残游记续集
- 花月痕
- 英云梦传
- 茶花女
- 草木春秋演义
- 荡寇志
- 荣枯鉴
- 荷马史诗
- 蕉叶帕
- 薛刚反唐
- 蝴蝶媒
- 西游记
- 西游记补
- 警世通言
- 论衡
- 说岳全传
- 贝姨
- 辛弃疾
- 这书能让你戒烟
-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 追忆似水年华
- 道德经
- 邦斯舅舅
- 醒世姻缘传
- 醒世恒言
- 醒名花
- 醒梦骈言
- 金云翘传
- 金瓶梅传奇
-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 镜花缘
- 长春真人西游记
- 隋唐演义
- 雪月梅
- 雾都孤儿
- 青年近卫军
- 静静的顿河
- 韬晦术
- 风月梦
- 风月鉴
- 风流悟
- 飘
- 飞花艳想
- 飞龙全传
- 马丁·伊登
- 驻春园小史
- 高老头
- 鬼谷子
- 鲁滨逊漂流记
- 鸳鸯针
- 麦克白
- 麦田里的守望者
- 龙文鞭影
- >>更多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