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读后感关于“龙”存在的可能性的讨论
关于“龙”存在的可能性的讨论
对于未知的事物,人总是不断做出假设然后不断推翻,直到找到真象。跟随着社会的普遍观念,我也曾认为“龙”只是神坛上想象出的东西,还曾质疑它作为中华民族图腾的意义。图腾是能代表一个民族性格和观念的东西,它们往往拥有一个民族向往得到的的能力。比如蒙古族的图腾是鹰,熊和狼,鹰翱翔苍穹代表自由,熊力大无穷代表勇敢,狼则拥有最优秀的团体合作精神。这些蒙古人身边的动物拥有在草原生活所需要的能力,人类崇拜它们,所以将它们作为民族图腾以鞭策自己。而所谓“龙”代表勇敢聪慧的说法有什么根据呢?是因为它有蛇脖,鹿角,龟眼,鱼鳞,虎掌,鹰爪吗?还是传说它能兴风作浪呢?但是几千年来,一个庞大而智慧的民族却把它作为图腾供奉,不可能是没有道理的。由于好奇,我查找了近代关于目击龙的报告,逐渐整理对它存在的想法。虽然我没有养一条在我家客厅,也没有任何照片或化石为证,但既然社会普遍认识能在没有任何确凿证据下证明龙不存在,那么我也能在同样情况下证明龙存在!
证明龙不存在的理由无非以下几点:
1.找不到龙化石和任何能体现它活动痕迹的化石
2.没看到一只活着的龙公然出现在动物园,甚至没有人拍到它的照片
3.认为龙是古人通过想象将很多动物肢体拼凑在一起产生的
4.对古物的研究看,龙形象是从大鲵逐渐演变而来的
5.认为龙的身体构造,特别是它能“喷云化雨”的习性是不可能在现实环境中生存和实现的
现在我对上述论据逐个阐述它的错误:
1. 根据古代和近代对龙目击的描述看,龙应该是一种无脊椎两栖爬行动物,和蛇或大鲵等类似,不同的是它是多器官的。它体型没有传说中那样庞大,或者说在进化中仅保留了较小的种类。根据留存的文献记载来看,一般几十厘米不等,最大被发现的也只是一两米长。而且龙的体型比蛇还要细而轻,在地面行走时一般是拱起身子跳跃,但大多数时间都潜在深潭大河之中。试想一种数量稀少的无脊椎小动物活动在大河中,它的化石应是很少留存并被发现的!
2. 每一种动物都有它自己的习性,有些动物可能习性独特。这世界上一共有多少种动物,没有人能考察清楚,只知道每天都有种类灭绝。那么在人迹罕至的深山潭涧,大河深处,为什么没可能存在一种只在它独特范围内活动的小动物呢?如果龙和其它两栖爬虫一样,只在夜晚出动捕食飞虫小鱼,说不定喜欢出现在暴雨大风的时候,那么谁会在这时深入深山老林,长期观察它诡秘的行踪,并能在它急速跳跃潜水甚至滑行的瞬间拍下清晰照片并公布于众,或者活捉一个放在动物园里?况且随着自然环境不断恶化,它能生存的空间变得很小,最近的目击记录在解放初期,而那个时候连一台尼康相机都没有!
3. 古人说龙是骆头,蛇脖,鹿角,龟眼,鱼鳞,虎掌,鹰爪,牛耳,现代人就理解成龙的额头是骆驼的,脖子是蛇的,角是鹿的——所以认为它是人们把身边动物的一部分肢体拿来拼成的。但是我们也可以理解成,当古人看到一种长相奇特的动物的时候,用身边动物的特征描述它:它的额头挺高,就像骆驼那样;脖子很长,就好像蛇——惯常使用比喻的古人很可能用这种方法形容龙。而且古人完全没有必要虚构出一种动物来崇拜。古人崇拜太阳,因为它带给人间光芒;古人想象有神控制潮汐,出现洪灾就乞讨神来制止,因为古类没有那么大的能力制止。但是为什么要虚构出一种外貌如此复杂奇怪的动物呢?是帝王们为了给自己做一个能吓唬住别人的“祖先”吗?
4. 最早出现在出土文物中的图腾确实是大鲵,后来逐渐演变成龙,但这不能说龙是大鲵形象的演变。因为在远古时候,物种比现代不知多多少,两栖爬行动物种类也会非常多,而且当时物种并未停止进化。很可能不同时期选择不同的两栖爬行动物做图腾,或者大鲵近亲的一支可能进化成龙种类中的一种。
5. 应该说古人对龙的能力做了夸张的描述,也像对其它特别的动物一样,将之神化和拟人。古人说龙能兴风作浪,能翻云覆雨,能飞翔都有一定夸张成分。我们知道有飞鱼和飞蛇,我们也知道那不是鸟类扇动翅膀的飞行,那是滑行——龙也是一样。一种极轻并细长的小动物是可以在风中滑行的,如果空气由于暴风而形成漩涡,那么在气流中盘旋上升也很可能。龙没有汗腺,如果它不是恒温动物的话,在热天它就会吐出热气,看起来像是在吐雾。如果在古代,龙的某些种类能长得很大的话,在河中游动时就会产生大浪,就像一条鲸鱼做的那样。而关于龙的长相,有角有耳朵还有胡须和牙齿,强壮的四肢和爪子,这看起来是有点奇怪,但其实长相奇怪的动物有很多。就拿人这种进化的终极产物来说,有一支部落被称作“鸵鸟人”,因为他们只有两个硕大的脚趾,像鸵鸟。他们的照片上网就找得到,也可以到他们村子里去拜访,绝对真实,不是迷信。在生物多样的进化中基因畸形是很常见的事情,而且一些丧失功能但并未退化消失的器官则普遍存在。我们不需要盲肠,阑尾和小脚趾但我们身上还长着它们。龙头上的器官一些保留功用,比如眼耳触须,有些可能是基因变异或退化的器官,比如角之类。
这个世界很大,人类活动的范围很小,人类认识的东西还很有限,而没见过的东西不等于不存在。这个世界在变化,在这几万年中,它可能经过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曾看过一本书,上面根据上古时壁画,推论龙在当时用来拉车,相当于马,是一种平常的动物。如果是那样,远古时必定有种有一定智商并有几米长的大龙与人亲近,那种画面可没人能相像出来啊!这篇文章没有提纲草稿,想到哪写到哪,出入肯定是有的,还请读者多多指出。不知道这篇文章能不能给人一些启发,只希望别被认为是宣扬封建迷信的就好。我也不知道如果龙被发现被认知是不是好事,说不定只会加速它的灭亡;或者它已经绝种了!但是希望更多人把它看成一种未知生物,而不是一种假想的东西!
本文地址:https://www.caigentan.com.cn/shanhaijing/shanhaijingbaihuawen/11236.html
- 360安全浏览器
- QQ浏览器下载
-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 七剑十三侠
- 三剑客
- 三国演义
- 三遂平妖传
- 上海鲜花店
- 东周列国志
- 东游记
- 九命奇冤
- 乾隆下江南
- 争春园
- 二刻拍案惊奇
-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 五美缘全传
- 交际花盛衰记
- 倩女离魂
- 傲慢与偏见
- 儒林外史
- 儿女英雄传
- 元代野史
- 八段锦
- 初刻拍案惊奇
- 包法利夫人
- 北回归线
- 北游记
- 十日谈
- 千年修仙记
- 南回归线
- 双城记
- 变形记
- 合浦珠
- 名利场
- 后宋慈云走国全传
- 听月楼
- 吴江雪
- 周朝秘史
- 呼啸山庄
- 咒枣记
-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
- 唐诗三百首
- 喧哗与骚动
- 喻世明言
- 围炉夜话
- 在人间
- 型世言
- 基督山伯爵
- 堂吉诃德
- 增广贤文
- 声律启蒙
- 大卫·科波菲尔
- 大明正德皇游江南传
- 大清三杰
- 天工开物
- 失乐园
- 女娲石
- 好逑传
- 孽海花
- 守弱学
- 安娜·卡列尼娜
- 官场现形记
- 定鼎奇闻
- 宫女卷
- 封神演义
- 小窗幽记
- 局外人
- 山海经
- 巧联珠
- 巴黎圣母院
- 平山冷燕
- 幻中游
- 幻灭
- 幼学琼林
- 幽谷百合
- 度心术
- 引凤萧
- 归莲梦
- 德伯家的苔丝
- 快士传
- 快眼看书首页
- 恨海
- 悲惨世界
- 情梦柝
- 我是猫
- 我的大学
- 战争与和平
- 断鸿零雁记
- 新编绘图今古奇观
- 日瓦戈医生
- 明心宝鉴
- 明月台
- 春阿氏谋夫案
- 智囊全集
- 智除巨阉
- 曾国藩家书
- 最后的莫希干人
- 木兰奇女传
- 李鸿章与慈禧
- 杨乃武与小白菜
- 杨家将
- 格列佛游记
- 格言联璧
- 桃花扇
- 梅兰佳话
- 梦中缘
- 欧也妮·葛朗台
- 毁灭
- 母亲
- 水浒传
- 水浒后传
- 洗冤集录
- 洛丽塔
- 济公全传
- 浮生六记
- 海上花列传
- 海游记
- 清平山堂话本
- 源氏物语
- 漂亮朋友
- 牛虻
- 物种起源
- 狐狸缘全传
- 玉娇梨
- 玉梨魂
- 理智与情感
- 生命不能承受之轻
- 生花梦
- 白痴
- 百年孤独
- 百度
- 百战奇略
- 百花野史
- 石家庄网站建设
- 禅真逸史
- 窦娥冤
- 童年
- 第一美女传
- 第二十二条军规
- 简·爱
- 素书
- 红与黑
- 红楼梦
- 约翰·克里斯朵夫
- 终须梦
- 续金瓶梅
- 绿野仙踪
- 罗织经
- 罪与罚
- 老人与海
- 老残游记
- 老残游记续集
- 花月痕
- 英云梦传
- 茶花女
- 草木春秋演义
- 荡寇志
- 荣枯鉴
- 荷马史诗
- 蕉叶帕
- 薛刚反唐
- 蝴蝶媒
- 西游记
- 西游记补
- 警世通言
- 论衡
- 说岳全传
- 贝姨
- 辛弃疾
- 这书能让你戒烟
-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 追忆似水年华
- 道德经
- 邦斯舅舅
- 醒世姻缘传
- 醒世恒言
- 醒名花
- 醒梦骈言
- 金云翘传
- 金瓶梅传奇
-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 镜花缘
- 长春真人西游记
- 隋唐演义
- 雪月梅
- 雾都孤儿
- 青年近卫军
- 静静的顿河
- 韬晦术
- 风月梦
- 风月鉴
- 风流悟
- 飘
- 飞花艳想
- 飞龙全传
- 马丁·伊登
- 驻春园小史
- 高老头
- 鬼谷子
- 鲁滨逊漂流记
- 鸳鸯针
- 麦克白
- 麦田里的守望者
- 龙文鞭影
- >>更多作品